電影《蝙蝠俠》裡的主人翁布魯斯.韋恩是葛咸城的億萬富翁、企業家和慈善家。由於經營生意有道,布魯斯.韋恩有天文數字的資金在密室研發高科技戰車武器,還有能飛簷走壁的戰衣。夜裡,這位大富翁搖身一變,化身成除暴安良的隱世奇人蝙蝠俠。
現實的澳門,一個布魯斯.韋恩都欠奉,可是,我們就有不少窮鬼蝙蝠俠。他們白天是上班窮忙一族,晚上及假期,在劏房般狹窄的工作室夜以繼日,全情投入創作。然後,一聲不響,帶著名不經傳的作品揚威國際。「唔講你唔知」,他們已經是版畫、陶瓷、立體雕塑、國畫等領域享譽國際的藝術家,也許大家連一個名字都讀不出來,更遑論觀賞過他們的作品。
這群飲譽國際的藝術家,鮮少是讀藝術出身的,更少是豐衣足食的優渥一族,大多數都是藝術發燒友,當中有文員、教師、全職師奶及獄警等,白天營營役役,晚上出動,幹著與白天毫無關係的藝術創作,誠如名布魯斯.韋恩白天是生意人,晚上卻是嫉惡如仇的蝙蝠俠。
在澳門,許多年輕有為的藝術家一直活在文化創意產業的夾縫中,絕處逢生,若非對藝術有份矢志鍾情,兼具小草挺直腰的無懼,怎能創出一片屬於自己的藝術天與地。
澳門,從來都被認定是文化沙漠,這片茫茫沙海裡,只允許幾朵藝術奇葩屹立不搖。不過,歲月趨人老,要薪火相傳,唯有大政府介入。近年,澳門政府大力資助文化創意產業,率先大灑金錢,重金禮聘世界知名藝術家在文化中心表演,又或是主辦國際名家藝術展,提昇澳門的文化形象;成立相關委員會,資助個人及團體進駐工業大廈,支持成立藝術工作室,協辦展覽,甚至主辦藝墟,讓年輕藝術家可以出售自己獨特作品。
誠然,澳門年輕藝術家創意無限,但收入卻非常微薄,為了生計,本可用來創作的時間及精力幾近耗盡。無疑,年輕人應該自力更生,但政府開路亦責無旁貸。為何文化中心大劇院只有世界級的表演,本地藝團「請移玉步」,只可在對面小劇院站台;過年過節,民政總署繼續在公共區域展示神憎鬼厭的「紮作」,連西式的聖誕燈飾都用中式花燈演繹,真的不倫不類。為何不給機會澳門的藝術家,全包過節時公共地區的裝置藝術,既能幫補他們的生計,亦可以展澳門藝術家的獨特創意,當然可以讓澳門過節時氣氛更具本土特色。
要沙漠化作綠洲,要澳門文化創意產業起飛,請給窮忙的澳門藝術家一個展現創作才華的機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