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督宗教的聖經,上主花了六天時間創造世界,將第七天視作安息日,星期日是一個星期中的第一天。可是,一直在都市生活的人,實在無法接受一週的第一天可以休息,大家都習慣視星期一為一週的第一天,甚至視之為可怕的一天。許多上學及上班朋友都戲謔地稱之謂「藍色星期一」(Blue Monday),更甚的稱之為「週一症候群」(Monday Syndrome),會出現情緒低落、煩躁、沒有活力、注意力不集中等;除了心理上感到焦慮憂外,生理上亦會出現健忘、疲倦、懶惰、頭暈、食慾不振、全身痠痛、失眠等症狀。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工作效率或學習效能。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統計也發現,星期一除自殺率最高外,腦中風、心肌梗塞突發率的高峰亦是集中在星期一早上。世界衛生組織於二○二二年,決定將工作倦怠(burnout)視作疾病。
「週一症候群」背後,顯然就是學業及職業倦怠在作祟。筆者隨意上網搜尋,無論是在本地,抑或是外地,均發現各行各業的調查均呈現倦怠情況非常普遍嚴竣,香港著名棟篤笑專家黃子華曾經說:「一份好工,係要令你不害怕星期一!」同樣的道理,一份好的學業,係要令學生不害怕星期一。本文視學業及職業皆是工作來討論。
點解星期一咁可怕?
根據專家說,工作倦怠定義是期望和現實之間拉扯經歷,小學生每天有做不完的功課,有測不完的驗;大人的工作更可怕,還沒有完成手頭的工作,新的工作已經如雪片飛來。目前,澳門大部份學校奉行五天制,可是,週六日還是要忙下週的功課,還要趁有兩天假努力溫習默書測驗。職場朋友,星期一到辦公室,已經有數不盡的電郵要看要回覆,辦公桌上積壓的文件幾尺高,不倦怠就怪啦!
澳門這個以旅遊博彩餐飲為主的不夜城,雖然失業率低至2.7%,可是,經濟不景氣,尤其中小企是重災區,連特首都不得不承認,都說要擴大對勞動者的福利。為了多賺個錢,加班、兼職、通宵工作是等閒事,付出的代價就是休息睡眠嚴重不足,情緒自然不好,家人彼此指罵出氣成為許多家庭的日常。工作加劇倦怠,倦怠損害健康及家人關係,這樣的惡性循環,自然會產生星期一恐懼症,甚至是天天恐懼症啊!
自工業革命以來,工作已經變成換取收益必須付出的勞動,正所謂多勞多得。慢慢,計算員工的收入一般從「工時」及「責任」來衡量。以銀行為例,早上九點開門,下午五點半停止對外服務,一週工作五天是工時制。可是,五點半後職員還是要「埋數」,工時制立刻變成責任制,差一毛錢都要算清楚才可以下班。同樣,政府中高層以下的公務員通常奉行工時制,以上的官員奉行責任制,不管工時制或責任制,做不完的工作,還是要在辦公室,或帶回家做完。教師工作亦如是,儘管他們每週上課節數已比多年前大幅減少,可是,非教學工作仍然佔滿了工時上限,甚至要加班。點解星期一咁可怕?就是我們一直在「工時」及「責任」蠟燭兩頭燒,星期一來到,感覺好像是死期到了。
一九八一年,時任天主教教宗的若望保祿二世發表了影響全球的「論人的工作」通諭,明確指出「人是工作的主人,不是工作的奴隸。」自此,人們開始醒悟,工作不僅是支付生活所需的手段,更是獲得尊嚴、存在意義與目的途徑。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於二○一九年的世界衛生大會(WHA)上首度把「工作倦怠」納入「國際疾病分類」(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並從二○二二年一月起生效。工作倦怠的定義是長期處於工作壓力,卻無法成功處理的一種症候群。具體來說,「工作倦怠」有三個特徵:
1.覺得能量耗盡、精疲力竭;2.對工作有消極或憤世嫉俗之感;3.工作能力下降。
慈悲倦怠讓整個社會的倦怠文化更惡化
簡單的二分法,世界上只有兩類人,一類是照顧者,另一類是受照顧者。父母照顧孩子,老師照顧學生,健全人照顧病弱者。可是,隨著少子化及人口老化,助人者不管是無償付出的家人,抑或是有收入的群體,如醫生、護士、教師、社工及心理治療人員等,都出現了極為嚴重的倦怠出現。
誠如世衛對倦怠的定義,許多助人者或照顧者精力耗盡,照顧的表現日益下滑,又得不到家人及同事的認同,甚至還經常要受到被照顧者的埋怨,日積月累的憤恨爆發,終於演變成人間悲劇,近幾年,港澳兩地,照顧者殺害被照顧者然後自殺,又或者被照顧者不想成為家人的負擔而自殺,這些新聞時有所聞,聞者動容及難過,原來,真正的兇手就是倦怠。
香港大學日前公佈一項《如何改善社工職業過勞研究調查》報告,有兩百五十五位社工接受訪問,結果顯示:中等職業過勞比例高達93.0%,中等繼發性創傷壓力比例有80.0%,抑鬱症狀比例有68.0%,慈悲富足感比例只有3.5%。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陳麗雲教授表示:「社會挑戰大,高危個案多,社工人手不足,持續受壓,容易burnout。我也曾經burnout,徵狀非常明顯,譬如容易煩躁、想哭、抗拒案主、抗拒工作、慈悲疲勞,身心枯乾,好像一根蠟燭兩頭燒,一邊抗拒案主,社工激情消退,另一邊自己身心過勞,情緒反覆。所以,社工燃燒自己,要像燈芯,而非蠟燭。燈芯能夠持續燃亮,不會熄滅,因為不斷添油,滋養自己,強化內在。助人先自助,社工需要關懷自己。我們需要珍惜社工的熱誠,滋養初心,一起守護市民的身心健康。」
澳門是個以服務為主體的社會,各行各業的朋友遇上身心靈的困境,都需要社工、心理師、甚至精神科醫生的照料,當中,尤以社工是最前線的助人者。這些助人的專業人士,自己都倦怠,何以照顧其他人呢?
緩解工作倦怠有辦法
面對席捲全球澳門亦不能幸免的工作倦怠,從個人到制度,演化成文化生活。受現實種種限制的朋友為己為人應設法緩和倦怠的狀況,從簡單的學習呼吸,多做運動,多放空腦袋給一個人獨處的時刻;與此同時,再忙都要抽時間陪伴家人,既給家人支持,亦從家人得到安慰與力量。當然,有條件就要設法去解決倦怠對身心靈造成的嚴重傷害。過去,我們以為放棄是很「衰仔」的行為,現在,從要懂得愛護及珍惜自己的角度去看,真的不要勉強自己做遠超越能力所及的工作;同樣,無能力讀名校的學生,家長及孩子自己亦不要勉強。
聽說,AI自動化時代的來臨,起碼有60%可以緩解工作倦怠,非常期待!
《終結職業倦怠:工作為何將人榨乾,又該如何建造更優質的生活?》一書的作者喬納森.馬萊西克(Jonathan Malesic)說:「工作不會給人尊嚴、不會形塑品格、不會為人生賦予目的。是我們讓工作有尊嚴、是我們塑造工作的品質、是我們賦予工作在人類生活中的目的。一旦了解這件事,我們就可以減少自己對工作的奉獻、改善勞動條件,以及尊重那些不為薪酬工作的人。」這一段話看起來好像很艱澀,其實就是說,如果我們真心願意改變這種吃人的工作文化,除了減少工作天或上課天外,更應該實際上減少工作量,尤其很多雇主還以為必須填滿工時,才物有所值。多年前,有一個廣告說:「你對隻牛好一點,榨出來的牛乳都優質一點。」所以,從政府金融、經濟及勞動部門,都應該致力向雇主推廣貴精不貴多、員工的福祉才是老闆致富的根源等工作文化,讓雇主與員工都在雙贏的工作文化裡得益。
荷蘭、芬蘭、紐西蘭等國家,已逐步把一週工作天數邁向四天制,更重要是工作必須重質勝於重量。工時長、份量多,效率低,不是聰明企業或學校的運作方法。《金融時報》報導,二○二一年十一月,擁有四百多名員工的英國非實體銀行Atom Bank,改成一週工作四天,不減薪,還讓員工自由選擇週一或週五休息,實施後初步評估,員工工作表現沒有退步,生產力反而增加,身心健康越來越理想。特區政府正致力羅致各方人才,要留住人才,不僅僅是給予高薪厚職,更應該給予優質的工作條件,包括自由、尊嚴與快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