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3日 星期五

不要在該奮鬥時選擇讓孩子安逸舒適

 


    六一兒童節,真的非常應景,澳門氣象局在上午七點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教青局隨即宣佈小、幼及特殊教育全日停課,中學上午停課。無端端,中小幼及特殊教育學生多了一天假。

    澳門氣象台真的很懂得跟家長常常開玩笑,幾乎每次掛暴雨警告,雨勢馬上就緩和下來,甚至雨過天青。許多家長本來要上班,就因為教青局宣佈停課,就要想辦法安置小孩,安置不了就被逼請一天假。六月初,學校臨近期末考,為樂天的家長真好,可以給忙碌的孩子一個喘息補眠的機會;可是,為對孩子學業有嚴格要求的家長而言,許多測驗又要堆到另一天進行,苦了孩子,亦影響他們的表現。

    今天,澳門政府求才若渴,從提供高薪俸到專家住房,慷慨過度不僅僅是對待外人,連應該努力奮進的青少年,卻因為政府的種種福利過度措施,讓澳門的孩子越來越懶散,好逸惡勞,越來越沒有競爭力。

 

生活安逸容易形成「不耕而食,不織而衣」的自我荒廢心態

    當下澳門最大的危機是政府、家長及教育者聯手打造出讓孩子不思進取的生活舒適圈。所謂的舒適圈,通俗地來說就是讓孩子不知不覺間陷於過度安全的生活,他們誤以為自己的生活不會遇上什麼風險與措哲,也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從容應對生活,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在舒適圈中,孩子往往覺察不到任何壓力,並且沒有強烈的改變欲望,忽視環境的變化,放鬆對自己的要求,一旦壓力來到,只會措手不及。安逸舒適的現狀只會讓青少年下一個當下更悲涼,就像溫水煮蛙一樣,一個孩子如果不能及時學習刻苦,承受挫敗來歷練自己,反而沉迷在安逸中,那麼必然會一事無成。

    這一代孩子生活在澳門這個非常特殊的地方,澳門的產業非常單一,沒有賭稅,澳門百業蕭條,教育文化及社會福利開支更是一籌莫展。所以,有研究澳門社會的青年學者說,澳門就是一個過度依賴博彩稅收維持的高福利社會,政府有意無意透過現金分享、消費券、社會保障等措施架設起一個青少年的安逸舒適圈,看真其實是一鍋溫水煮蛙。

    在安逸舒適的環境中長大的青少年,很多不懂得生活的無奈和艱難,更無法體會父母的辛苦,這些除了前述政府要負責外,父母與學校亦責無旁貸。今天的家庭與學校教育,都集中訓練孩子成為一個讀書機器。孩子做對了,當然會給予額外的鼓勵與獎賞,做錯了原來是不必承擔後果,深怕他們心智薄弱承受不了。久而久之,孩子們就會形成退行心理shunt back),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是指被過度保護的孩子在遭受挫折、面臨困難時,以比較幼稚的態度,選擇較軟弱的方式來應對當前情況。

    每個人都貪圖舒適的生活,尤其對於一直安逸度日的孩子來說,他們不願花過多的時間放在自己不喜歡,尤其要刻苦才能有成果的事上,反而喜歡耽溺在舒適安樂的生活中。他們不認為這樣的生活對自己是一種傷害,但事實表明,那些喜歡安於現狀的孩子,被社會和同齡人淘汰的機率非常大。當然,科技發達反而養成好逸惡勞習性,這是不言而喻的了。

    一個小小躺平的空間,一根網線,一筆錢,一部手機。因為這樣,很可能讓他沉迷於網上生活,似乎舒適,但荒廢了自我。

 

不思進取對孩子有很多負面影響

    一定有很多父母及老師都認為孩子還小,實在不適宜承受過度的壓力,做一個安於現狀的孩子身心靈應該比較健康。孩子長大了,慢慢就能從舒適圈中走出來。事實上,很多習慣都是在童年時期養成的,包括刻苦耐勞,我輩小時候,父母師長總會跟我們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為什麼這一代的父母就怕孩子吃苦;老師怕家長投訴、甚至怕失去工作才不敢讓學生吃苦。如果童年形成了安逸享樂的習慣,長大後要改正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而長時間的不思進取,會讓他們害怕做出行為改變。

    安於現狀的孩子更容易耽溺享受舒適,拒絕承受各種挑戰,因為,他們相信不管發生了什麼,總有父母及師長這把保護傘幫他們遮風擋雨。一旦讓他們處於安逸狀態,他們自然而然就會意志薄弱,亦會拒絕獨立思考,更遑論獨自面對困難與解難,解難智慧與能耐也越來越差。
   
長期受到保護的孩子充滿了對挫折的恐懼和對舒適的依賴。一個小小的挫折就會摧毀自信,這樣的孩子情緒的波動也會變得很大。他們不再是充滿活力的青少年,而是每天在安逸和焦慮兩種情緒中搖搖晃晃。他們不僅對自己的未來沒有積極的準備,而且當他們長大之後也學不會對自己和周圍的人負責,只是一味的沉浸在自戀的世界中。

    筆者大學時,要接受六個星期嚴格的軍訓,學會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今天,儘管教育行政當局有給初中生歷奇及軍訓,但都是司青蜻蜓點水,水過鴨背,無法練就出堅強的內在韌性與頑強鬥志。

 

特區政府、家長、教師應想方設法引導孩子走出安逸舒適圈

    也許,特區政府與市民生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在政府眼裡,澳門就是崇山峻嶺、地勢險要、危坡處處。其實,澳門是個很平坦的小城市,處處花崗石,多年以來,山泥傾瀉事件寥寥無幾。澳門氣象台信譽一向為人詬病,許多澳門居民遇上惡劣天氣,甚或颱風來襲,寧願聽珠海天氣。許多次,澳門氣象台發出黃色、紅色、甚至黑色暴雨警告,往往都是雷聲大雨點少。暴雨警告應該發出,就讓家長自行決定是否要孩子上學。家長應視下暴雨上學為身心靈的鍛鍊好時機,其實,多帶一套衫褲鞋襪更換,別因為一時的滂沱大雨就捨棄一天的學習機會。真諷刺,有一天,筆者孩子暴雨仍到了學校,老師放了中央電視台拍攝的翻山越嶺上學去的紀錄片,還鼓勵孩子要效法他們,為了求學每天花幾個小時,冒著生命的危險,都要上學。看起來不是很荒誕不經嗎

再者,新冠肺炎期間,澳門高等與非高等教育的停課期亦遠比其他地區長,造成孩子長期在家無所事事。後疫情期,衛生當局還高調說甚麼第二波疫情席捲而來,搞到人心徨徨。目前,許多非高等教育的學生仍然要天天戴口罩上課,本來應該除罩恢復抵抗力,卻因為種種過度保護措施讓孩子生病情況日益嚴重。教育行政部門經常被動不作為,往往照氣象台及衛生局指示,動輒停課,完全失去教育行政自主性,這一切都是孩子安逸惡習的始作俑者。

    孩子一直耽於安逸並拒絕一切改變的原因,主要是父母過多保護及干涉,一切都以他們好為出發點,更有些父母與子女是連體嬰,父母找不到自己的獨立存在價值,把一切價值與希望完全依託在子女的表現上。事實上父母是操控狂,試圖以子女作為完成他們未實現夢想的工具。

    不少教師視學生為米飯班主,是父母以外視他們為金波蘿的關鍵人物。當前,澳門少子化的情況日趨嚴竣,為保飯碗,很多老師為了避免家長投訴,又怕學校越出教青局規定的班級留及率上限,只好千方百計要穩住學生的成績,平時嚴格,考試放水,放水都不及格,再給補考,補考不行再給一堆補充工作紙,做完就給予及格。這樣的情況,很多學生都了然於心,只是心照不宣。可是,亦有學生在課室內公開學校校及老師工作難處,有的放矢的學生更不把學校、父母及老師放在眼裡,目空一切的孩子只會更耽於享樂與安逸。

    法國偉大的教育家盧梭說,你知道用什麼辦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那就是對他百依百順,盧梭警告說,不要在孩子該奮鬥時選擇讓他們安逸舒適。政府、學校及父母正在好心做壞事,不斷為孩子提供各種導致安逸的舉措,可是,真正的人生沒有溫室,越早讓孩子知道這個簡單的做人現實,越早給予無條件、但有要求、且帶有刻苦的愛,孩子才有力量憑自己走出舒適安逸圈的羈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何來有生命價值感

      《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富裕國家與地區排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估算的各國家或地區的人均 GDP 所得出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調整後,盧森堡以 14.37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一;澳門以 13.41 萬美元緊隨其後,兼為亞洲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