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反有理、革命無罪」這兩句著名的口號是毛澤東在延安慶祝史達林「登六」發表的講話:「馬克思主義的道理千條萬緒,歸根結蒂,就是一句話:『造反有理、革命無罪。』」一九六六年八月一日,毛澤東寫信給清華大學附中的紅衛兵,認為他們的行動說明『造反有理』,向他們表示熱烈的支持」。
五十多年後的今天,政治教育、愛國教育、國安教育鋪天蓋地,可是,這一切的所謂教育旨在培養順民。其實,如果我們拿掉毛澤東這兩句名言的政治意圖與操弄,從新定義「造反有理」的「理」是有理有據,而「革命無罪」的「革」是朝向破舊立新的意思。我們不是天天都高呼「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的價值觀嗎?那麼,當特區政在發人才荒的時候;當建制學生社團高唱澳門有八成高中生很有夢想時,可有想到,如果沒有給青少年、甚至兒童有理地造反,放手給他們參與革新社會,而又不怪罪他們,澳門根本不必捨近求遠、捨本逐末,比比皆是人才。
你知道蝕羽是甚麼嗎?
根據鳥科學的分類,所有鳥類一生中會經過多次換羽毛的過程:第一期是雛絨羽,是嬰鳥破殼前長出的羽衣,為了適應脫殼後的天氣與環境,很快換上較堅挺及保暖一點的羽毛。第二期是稚羽,即是說雛鳥換羽後所長出的羽衣,大多帶有斑紋,顏色多為灰、褐,起到隱蔽保命的作用。第三期是幼羽,稚羽經過一段日子,可能要面對冬天的來臨,為了順利過冬,換掉幼羽,新添上顏色與成鳥接近但更保暖的羽毛,所以又稱為冬羽。第四期是成羽,通常在交配成為父母後的成年鳥,此羽毛讓他們飛得更快,更容易張開保護幼鳥,所以又稱為第二冬羽。最後一期是隱蔽期羽,大部份雄鳥在繁殖期後,不必再用顏色鮮豔的羽毛吸引雌鳥交配,所以,會換上一身黯淡的羽毛,以達到隱蔽目的,所以又稱為蝕羽。
看起來,鳥比人類更懂得如何生存,更懂得利用羽毛的蛻變繼續低調生存。換羽為鳥類而言是頭等大事,有了成熟的羽毛,更能飛得高飛得遠,更能以優美豔麗的羽姿吸引異性交配繁衍下一代。《小鳥小哲學:重拾平衡、找回生活餘裕的22堂課》一書的作者說:「蝕羽一詞很優美,指鳥稍事休息,等待掉落的主要羽毛重新長出來的時刻。鳥察覺到自身的脆弱,於是變得低調,暫時擱置重要的事情。牠進行更新的時候,耐心等待,好重拾一切精力,美得煥然一新。」
年青人成長如是,社會進步亦如是,必經就要羽蝕,羽翼豐茂,始能振翅高飛。
青春期的腦袋為何裝滿反叛的東西呢?
如果我們明白鳥為何要換羽的道理,那麼,青春期的反叛與躁動就是一個孩子從小孩邁向成人的換羽過程。在這個換羽的過程中,他們會造反,我們要幫助他們從無理走向有理;他們有許多充滿革命色彩的舉措,我們切勿動輒興師問罪。如過說教育允許學生犯錯,接納孩子革命無罪亦是理所當然的。
近年大腦研究及腦造影科學的發現,揭開青春期孩子為何比較反叛的神秘面紗。《腦內乾坤》(Brain Sex: The Real Difference Between Men & Women)的作者、遺傳學博士安妮.莫伊爾明確的說:「假如說在童年的時候,荷爾蒙使他們的心態有明顯的差別,那麼,到了青春期以後,這個差距就變成峽谷了。」青少年的大腦在此時漸漸成熟,大腦須在短短幾年內產生的風暴,讓孩子在建構理智的認知能力、規劃能力、推理與預期能力的同時,亦在建構直覺、感性、談情說等能力,兩方面盤根錯節,就產生很多成人難以接受的反叛行為。
認識每週五舉牌的瑞典造反有理少女葛莉塔
瑞典少女葛莉塔‧通貝里(Greta Thunberg)年僅八歲的時候,如同一般的小學生,在學校的課堂上學習氣候變化,感受很深,很想多了解這方面的科學,於是,讀了很多論文、專書、影片、甚至參加論壇,素食過低碳生活。其他同學視葛莉塔為異類,群起欺凌她,可是,葛莉塔一點都不在意,全神貫注地靜靜地造反起革命。
二○一八年八月二十日,年僅十五歲的瑞典少女葛莉塔做了一個白色抗議牌,上面只寫了「為氣候罷課」幾個字,走到國會門前舉牌示威,從每天都去慢慢改成逢週五,這是「週五救未來」(Fridays for Future)的開端。葛莉塔的舉措越來越受到矚目,亦迎來國內外很多環保團體及政界巨擘的支持。同年十二月,葛莉塔到了波蘭參加第二十四屆聯合國氣候會議,不單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進行會談,還發表了一篇重要演說。隨後,葛莉塔與母親合著了一本《我是葛莉塔》,被翻譯成多國文字。今天,當談到氣後變化及環境災難時,全世界都會關注葛莉塔的最新行動,顯然,她已經成為氣候變化的造反少年,不停革堅拒氣候變遷老派的命。
葛莉塔幸運地生活在民主自由的國度,更幸運是她得到母親及很多人士的支持,甚至罷課亦在所不計。換成華文世界,讀書大過天,罷課更為父母、師長及社會所不容,更遑論到國會門前舉牌示威,當然會被痛斥大逆不道。
手持白紙的南京傳媒學院學生李康夢身在何處?
俗語說:「同人唔同命,同遮唔同柄」,葛莉塔在瑞典受到人權的保護,在「造反有理、革命無罪」的路上暢所欲言及暢通無阻。可是,近日,在中國境內,由於長期採取「動態清零」的嚴苛抗疫政策,導致民不聊生,民怨沸騰,甚至民心背向,引爆「白紙革命」,被稱為「白紙革命」第一人的南京傳媒學院女學生李康夢,於十一月二十六日在校內哀悼新疆烏魯木齊遇難者,因舉白紙抗議封控政策,久久都是孤身一人,但無阻於李康夢的決心,後來,更有人拿走李康夢手中的白紙,但她仍然擺出手持白紙的動作,依舊站立,並有更多學生響應,開啟了國內外遍地開花的「白紙革命」。很快,李康夢失聯。《紐約時報》報導,中國警方運用人臉識別、手機訊息和線人舉報查出參加抗議、或只是前往抗議地點的民眾身分和居住地址,警告他們不要再次參加集會活動。很快,中國衛生部門採取一系列寬鬆抗疫措施,轉移了群眾的視線,「白紙革命」暫告一段落,可是,秋後算帳可能已在暗角處正手起刀落。
不要DQ要AQ,要與「造反有理、革命無罪」的青年同行
二○一七年,時年二十六歲的蘇嘉豪,以九千二百一十三票當選,成為澳門史上最年輕的立法會議員。任內積極提出具建設性、有理有據有節的質詢。
二○二一年九月,澳門本來要舉行立法會換屆選舉,然而,發生了「澳門選舉史最大規模『DQ』」,七張直選參選名單合共二十三人被撤銷參選資格。其中,在議會勤奮監督政府施政的三位現人議員,包括吳國昌、區錦新、蘇嘉豪被褫奪參選資格。再次看到澳門已進入威權管治時代,不管有理還是無理,總之被視為「造反」,就等同於「革命」,當事人必然會被羅織諸多「莫須有」的罪狀。
不要忘記,第9/2006號法律《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第四條總目標第一款說:「培養其對國家和澳門的責任感,使其能恰當地行使公民權利,積極履行公民義務;培養其良好的品德和民主素養,使其能尊重他人,坦誠溝通,與他人和諧相處,積極關心社會事務」;還有很重要的第三款說:「全面提升其科學和人文素養,使其具有創新精神、批判意識、可持續發展觀念及實踐能力;培養其終身學習的態度和能力。」
特區政府鬧人才荒,人才來自以人為本、尊重反對聲音,銳意革新教育,學子才會敢於做天馬行空的夢,有夢才有所做為,有所建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