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6日 星期五

假需求真消費 疫情商機無限

 

   

      

         電台時事烽煙節目,有聽眾致電說自己是一位長者,長年參與體育局的大眾體育,自六月下旬疫情停止一切課程後,到了八月才又開始,但要參與學員每四天提交核酸檢測呈陰性報告,而且上課務必佩戴口罩。那位長者說,當她去驗核酸時,由於不是高危或特定人群,所以要自費,即是說要自掏五十元。算起來,那位長者逢一五上課,一個月的核酸檢測費高達四百元,其參加的課程只需付費五十元,真是妹仔大過主人婆」;再者,體育局運動場地通常每節課後都消毒,要長者運動戴口罩,等於暗示他們還是留在家睡覺更好,真是匪夷所思,荒誕不經。亦有其他聽眾致電,同樣發表相關的意見,強烈批評特區政府要求市民做核酸檢測,理應免費才對,覺得政府非常無理。亦有聽眾指出,快要開學,但是,教師就可以免費做核酸檢測,如此不公平,顯得政府處理事情既混亂又不公平。

         疫情已經進入常態化,筆者早前在本欄撰文戲謔說,鞏固期之後就是無了期,不幸給筆者言中。顯然,無論是繼續接種疫苗,還是要不斷核酸檢測,既是擾民的愚政,背後更可能是一盤政治正確及利益輸送的大生意。

 

先看國內如何看待社會面清零的抗疫舉措     

         根據新華社今年五月二十六日的報導從國家醫保局獲悉,針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費用問題,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按照《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及《關於加快推進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實施意見》,常態化核酸檢測費用由各地政府承擔。目前各地均由財政部門對常態化核酸檢測提供資金支援。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國家醫保局部署各級醫保部門採取多種措施,推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多輪降價,降低疫情防控成本。根據國家醫保局、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日前印發的通知,對於政府組織大規模篩查和常態化檢測的情況,要求檢測機構按照多人混檢不高於每人份司三點五元提供服務。

        根據這個非常清晰的報導,國內在常態化核酸檢測費用由各地政府承擔,這個道理非常清楚。當政府要求某重點人群、甚或全民要作核酸檢測時,理應由政府付費。誠如前述的例子,要每四天出示核酸檢測陰性報告,才允許進場參加大眾體育,就應該由政府買單。作為同屬社文司,衛生局、體育局及教青局政出多途,熱心參與體育用自然方法抗疫的長者,可能已經無收入,竟然要付費才能參加體育活動,但是收入已經很不錯的老師,就可以免費檢測重返校園工作,難怪社會的怨氣如此聲勢浩大。

         再者,根據前述報導,對於政府組織大規模篩查和常態化檢測的情況,要求檢測機構按照多人混檢不高於每人份三點五元提供服務。澳門通常都是使用混檢,為何費用那麼昂貴,雖然已經從八十元下調到五十元,但仍然比國內的收費高出十四倍之多,難怪很多澳門居民都先過關再做便宜的核酸檢測。

 

當假需求變成真消費時

         澳門衛生局日前發表公告,自八月十八日起,擬登上由外國、香港或台灣前往澳門的民用交通工具任何年齡人士,均毋須出示新冠疫苗接種證明。換言之,澳門已知道抗疫大勢所趨,很多先進國家及鄰近地區,對正疫苗注射及全民核酸檢測採取寬鬆的政策。

         澳門抗疫再次成功,已進入常態化的社會面清零狀態,學校及體育場地已不再承擔作核酸檢測,很多核酸檢測已轉移到公園或悠閒設施續辦,核檢工作由本來政府獨力承擔改變成大部份外判給私人公司主理。記憶猶新,澳門剛進入常態化時期,市民作核酸檢測,甚至用來過關到珠海,都有過免費的作法。可是,開心的日子沒幾天,當政府一切回到正常運作時,相信絕大部份的市民還不知道,核酸檢測除了所謂特定人群以外,已經沒有免費這枝歌仔唱了。自費與過關是同一通道,一律收費五十元。而且,絕大部份的檢測工作已經由私人公司承擔,工作態度真是良莠不齊。前述有聽眾致電電台說,去作核酸檢測時,以為免費,遂向工作人員查詢,結果得到的回覆是這個世界那有免費這回事啊!這位私人公司的員工沒說錯,以她的立場來說,市民付費他們才有糧出,要是免費,他們就得吃穀種。

        為了維持目前檢測如常運作,政府仍不斷宣傳要嚴防病毒,做好個人及社區的防控義務,全體市民澳門仍然要做檢測,政府帶頭製造本來已經沒有意義與價值的假防疫需求,包括前說的,要去參加大眾體育活動必須四天一檢,還有要上班的必須自費檢測,當然還有相關指引定義很模糊的所謂重點人群。誠如國內最新指示,要求已經沒有個案的省市不能再擾民,做無謂的檢測,更不能藉此圖利。澳門真是與別不同,原來無需求可以無端製造成有需求。

        有需求才能有消費,本來,消費兩字帶有消極的意思,既消亦費,都屬於消耗。但是,當消費遇上需求時,產生非常正向積極的經濟價值,負負得正,消費變成一個看似非常積極的消費行為,其價值幾近生病去看醫生,付費吃藥治病一樣。有病當然要去看醫生,但是,沒有病但強迫去看醫生,就是假需求變成真消費了。

 

假需求產生邊際效益讓抗疫成為商機無限的生意
     
   經濟學家說,邊際效益是指在同一單位時間內,隨著人們對於消耗一種商品的數量不斷增加,這種商品能帶來的效益或享受就越來越低。舉一個例子,美國總統羅斯福第四屆連任總統時,有記者訪問他的感受,羅斯福沒有正面回答,只請記者吃四份三文治。當記者第一口嚐到總統請的三文治,覺得非常榮慶,吃到第二份時,已經感覺平平,吃到第三份時,已經覺得難以入口,硬吃到第四份時已經很受不了。

        澳門市民沒有連續吃四份三文治,卻在六月十八日起,連續做了十三輪的全民核酸檢測,還有多不勝數的自家抗原檢測。筆者不是醫學專家,無法提充非常有力的論證去支持或反對連續做十多輪核酸,但是,按常識理解,或是基本的經濟學理解,OmicronBA5.1 病毒株雖然傳染力強,隱匿性強,傳播速度快,但必須接受其殺傷力低的科學事實,可是,行政當局卻耗費龐大的公帑去作邊際效益不斷低落的全民檢測,不僅僅是消費,更是無益的浪費。甚至有批評說,如果沒有懷孕,卻天天付費買驗孕棒驗孕,都不會驗出有孕,道理非常簡單自明。

         筆者是教育工作者,先後教過對自己要求甚高的學生,順便舉一個要高分的例子。一個英文只有三十分的學生,要發奮讀書爭到五十分有點難,然後,要爭到八十分,非要加倍努力才行。可是,當他已經能拿到九十八分時,卻要拿到一百分不罷休,當然要付出更額外的努力,而且未必能如願以償。就算拿到一百分又如何,因為,九十八分及一百分本來的差距已經沒有意義可言。

        其實,按照醫學家的說法,甚至香港新任行政長官李家超都說過,全民檢測只在疫情開始,又或者是疫末時做才有意義與價值,連醫學家及香港特首都有這樣基本的經濟學常識,澳門政府卻為了緊跟動態清零的政治正確要求,盲目投放巨額公帑,必須從九十八分達到一百分不可,即是說一定要達到動態清零。常人都知,兩分之差,既毫無意義,更添得不償失,貽笑大方。最終,這門生意的最大得益者當然是檢測公司,特區政府及全澳市民都是輸家。

         當年,有愚政打麻雀,今天有愚政要清零,可知道,現實世界的運作告訴我們,我們已經進入與病毒共存的世界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何來有生命價值感

      《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富裕國家與地區排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估算的各國家或地區的人均 GDP 所得出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調整後,盧森堡以 14.37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一;澳門以 13.41 萬美元緊隨其後,兼為亞洲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