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章報導,一對少男少女於去年透過互聯網認識,之後保持聯絡,亦有約會。四月廿四日中午時分,二人相約於中區某大廈梯間見面,女生還帶了酒赴會,期間,男生也許在酒精驅使下強行脫去女生的衣物,用手觸摸女生敏感部位實施性侵,女生拒絕逃離現場,返校後感到身體不適,到醫院求診時向醫生講述事件。 司警接手調查,透過關注少年組與男生就讀的某學校聯絡,該生廿五日在家長陪同下到司警局助查,被控強姦罪移送檢院,事件尚待進一步調查。
只要在互聯網搜尋青少年性衝動、少年性侵等關鍵字,無論是本地抑或是外地,竟然彈出很多類似的新聞,真是聳人聽聞。那麼,未經媒體報導的案件可能更多。近年,無論教青局、社工局、甚至受資助民間社團,都在學校與社區大力推動兒童及青少年性教育,教青局甚至在《學校運作指南中》加入保障及處理受助學生免受性侵犯的指引,引導學校如何處理有關事件。甚且,亦強化家長及教師相關進修培訓,試圖透過全方位推行性教育,讓兒童及青少年能掌握性教育的知識及態度,產生防微杜漸的作用。眾所週知,性教育全方位進行,但青少年性濫交,甚而性侵案,仍然讓人觸目驚心。當我們把焦點集中在性教育知識及態度,甚至倫理道德,別以為就能徹底做好性教育的工作。
為甚麼孩子的青春期越來越提前來到
青春期提早越越令孩子身心社靈動盪不安,讓父母成人及學校難以招架,更讓性罪行越來越猖獗。歸根究底,是氣候、食物、教養、文化都產生了劇烈的變化。一項對丹麥兒童的研究發現,在歐美諸國,甚至世界第二經濟體的中國,女生乳房發育及月經出現可以提前到八歲,男生睪丸變大則在十一歲左右。
上世紀的澳門,一年四季,氣候分明。隨著全球暖化問題持續,極端天氣在世界各地不時出現。五月二日早上七時,澳門氣象局更錄得最低溫攝14.9℃,是自一九五二年以來五月份最低氣溫。世界氣象組織表示在氣候變化影響下,香港澳門幾十年後就像星新加坡及泰國等沒有冬天了。須知道,炎熱天氣會加快動物,甚至人類的生長與成熟速度。換言之,地球暖化雖然不是澳門單獨要承擔的責任,但是,澳門市民整體的環保質素不足,仍然擺脫不了要負起地球暖化,孩子身體早熟但心智仍然幼稚的惡果。
澳門是個廿四小時不停運轉的都會,時間就是金錢,速度可以增加利潤,澳門市民都不太願意過慢生活。為了迎合都會極速生活的需求,家禽養殖及農業為了加快加大產量,必須向食用動物注射過量激素,噴灑過量農藥。於是,端放在快餐店餐桌上炸雞、炸薯條、甚至巨型蔬果,都含有較高的雌素、殘餘農藥、產生的過高熱量會在孩子體內轉化成多餘的脂肪,引發內分泌紊亂,導致肥胖及性早熟;加上循環加熱再用的食用油產生的氧化作用,亦導致孩子性早熟。保守估計,一個孩子每週光顧快餐兩次以上,並經常食用油炸類膨化食品,性早熟可能性是健康飲食孩子的2.5倍。
澳門孩子在政府年年派錢後,一人一手機已低齡化到十歲以下。父母其實無法監管孩子如何使用手機的網絡,更難以知道孩子到底在網絡上吸收了多少關於愛、性愛、色情等資訊,更遑論如何懂得分辨其中對錯。慢慢,資訊過度吸收亦導致孩子早熟的原委之一。再者,許多孩子都不讓父母碰他們的手機,而很多在談戀愛的少年人都有下載一個俗稱「雪條棍」的手機應用程式,加入這個APP,一個私密的交友追蹤網就架設起來,許多男女感情糾紛,性騷擾,甚而是性侵都拜這個程式發生。一般父母蒙在鼓裡,知道亦束手無策。
孩子並不是發育越早越好,性早熟危害大頗多
二○一一年,澳門有青年社團做了一個《全澳中學生健康生活習慣》調查,發出1320份問卷,成功收回有效問卷1291份。結果顯示,只有39.7%受訪者每天睡眠時間在八小時以上;平時有53.2%的受訪者睡眠不足八小時,主要是因為測驗和考試需熬夜的影響;38%因流覽社交平臺等網上活動而睡眠不足。在暑假有63.8%和36.6%的受訪者,因熱衷網上社交平臺和打電子遊戲而熬夜。調查結果還顯示了澳門中學生有37.7%無吃早餐習慣。
要知道,吸取過量脂肪,會讓青春期性徵提早出現,如女生月經來臨,性激素的分泌會促使孩子的骨骺線提前閉合,骨骼生長時間縮短,孩子提早終止長高,結果導致成年身高較矮。男孩性成熟過早,雄性激素迅速增加,容易激發衝動、情緒暴躁、攻擊性行為。還會增加吸煙、酗酒、藥物濫用的發生。
再者,早熟會產生恐懼和不安情緒,甚至導致進食障礙、抑鬱或焦慮情緒,容易誘發不良行為。性早熟孩子的心理發育並不成熟,加上閱歷淺、自控力差,更易導致不安全性行為,甚至墮胎、或成為未婚爸媽。
也許,都市繁忙的父母,何來有那麼多的時間與心機去照顧孩子的身心靈健康。但是,貪方便讓孩子過著放任與無節制的生活,很有可能會出現前述的性困擾,甚至性侵案件。
中醫戒口及儒佛戒定慧能幫助孩子面對青春期性困擾
當我們生病找中醫診治時,中醫師千叮萬囑要戒口,所有生冷、煎炸、辛辣、腥膻的食物與飲品都不能入口。可是,越香口越刺激的垃圾食品及手搖飲品越是受孩子歡迎。所謂垃圾食品其實就是不健康食品,像是燒烤、加工肉類、油炸食物等快餐等,這些食物提供過多熱量、高脂、高油,而且含有各種添加劑和防腐劑,不單會令孩子早熟,更會把身體內的垃圾帶上頭,容易生病,亦容易情緒不穩,做出很多因性衝動失控的行為。
病從口入,戒口已經不是生病時的應對策略,而是健康生活的良方妙藥。肉食家庭,以為雞牛魚是健康食物,惟是,除非是走地雞,否則吃用打針雞,間接吃了很多雌激素。牛含豐富的動物蛋白質,但非常燥熱。牛奶聲稱有很豐富鈣,可是亦有不少磷,相互抵銷。牛奶在提取過程中殘留很多化學物質,對健健康及發育造成一定負面影響。要吸收鈣,喝豆漿、吃含高鈣的蔬菜如芥蘭菜及西蘭花就安全很多。至於魚,別忘了祖先造字的科學聰明,魚字下面四點不是水,而是火,換言之,吃魚會火上,火上則容易暴躁。近年,海產污染嚴重,微膠粒與重金屬讓魚很健康的說法已大打折扣,鹹水魚含有大量貢元素和鈉元素,不僅會使人體的鈉含量增高,加速骨鈣流失,還會破壞機體消化功能,不利於人體吸收營養,破壞骨骼健康。再者,魚所含的Omega-3可以在核桃、亞麻仁籽、黃豆及南瓜籽中找到,為何不讓孩子吃天然健康又有營養的食物呢?
食物科學告訴我們,豬的基因與人很接近,即是說最適合人類食用。豬肉的蛋白質屬優質蛋白質,含有人體全部必需氨基酸;豬肉富含鐵,是人體血液中紅細胞的生成和功能維持所必須的元素;豬肉是維生素的主要膳食來源,特別是精豬肉中維生素B1的含量豐富;豬肉中還含有較多的對脂肪合成和分解有重要作用的維生素B2。近年,更發現食用豬油比其他油制品要健康有益很多。
《論語.季氏篇》提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已敬告孩子要戒之在色。所以,從小,無論是家庭,抑或是學校,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要,尤其是給孩子節制教育,對他們待人處事皆有裨益。
佛學勸戒我們要過戒定慧循序漸進的優質生活。戒是佛學的行為規範守則,中國人說捨得,不捨何來得,就是戒的道理;定是靜思或冥想,能收斂心神,抑制過度慾望;慧是徹悟大自然與人生的真相,提升孩子的人生境界。
如果人與人之間能透過中醫的智慧做到恰當飲食,透過儒佛學會相敬如賓、節制慾望,性教育才能窮盡其作用,為孩子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