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4日 星期四

誰記憶力強誰就是讀書勝利組?

       記得小學數學科老師點教月大月小的算法嗎?通常,老師都會叫同學們抬起雙手,然後握拳,拳背向自己,除了大拇指外,讓左右八指間的骨頭呈凹凸起伏狀。老師會教同學用右手食指從左手小指骨凸起處讀一月大,順序凹的二月小,到了七月及八月,就是左手無名指過渡到右手的食指,都是凸起,所以,兩個月都是月大,即有三十一天。就這樣,每當老師有月大月小的數學題要我們算時,就會馬上抬起手,握起拳,好似唸南無經般算月大月小。

   一直讀到高中一,有位外籍教師蒞校教英文,他為人非常風趣幽默,教法靈活,讓很多懼怕英文的同學都愛上英文。有一天,他嘲笑前述用握拳來記月大月小的方法很笨拙。他在黑板寫上「64119」五個數字,然後用「唔鹹唔淡」的廣東話說「淥死十一隻狗」。聽起來很殘暴,但英文老師解釋說,二月小是一定的,只要記住六月、四月、十一月及九月都是月小,其他都是月大,不是比握拳容易記住嗎?頓時,掌聲雷動,歡呼聲直上雲霄。幾十年來,我教孫兒們數月大月小,不用握拳,只教他們記住「淥死十一隻狗」,他們都會爆笑。

 

我們是如何記憶的呢?

    一九九六年,義大利腦神經科學團隊研究猴腦時,意外地發現了鏡像神經元系統,是一套能記錄影像與聲音的神經系統,淺白點說,就是一套模仿系統,把個體因為好奇,專注於眼前的影像與聲音,主動地攝錄下來。所以,這就能有效解釋我們為何言談舉止如斯肖似父母及兄弟姊妹。原來,許多動物都有這一套鏡像神經系統,但是,人的鏡像神經系統最為成熟,且能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學習,於是,我們就能進行比其他動物更高階的學習活動。

    要進行高階的學習活動,首要透過鏡像神經系統把要學的東西攝錄下來。幸好,我們的大腦兩側各有一塊內側顳葉,在這裡有大腦的海馬體,海馬體和其他鄰近區域一起工作,可以把我們所學到的東西轉化成長期記憶。但是,記憶不是儲存在海馬體內,而是儲存在新皮質內,即大腦充滿皺褶的外層,但海馬體能把記憶轉化成長期記憶。每次我們應付默書、測驗及考試,都要從海馬體內提取既有的知識,再搬字過紙,完成測評任務,但很快就遺忘了。要是不斷操練,就能把既有知識儲存到大腦皮質內,永久保存。問題是腦神經科學家認為,滿一歲的嬰兒其鏡像神經、海馬體與大腦皮質已經可以應付學習,但是,每一個人這三組學習工具的先天聰慧與否、成熟先後的時間表都不一樣,有人兒時已經記憶力強,有人卻要大器晚成。研究猴子與人類學習行為的專家說,猴子天生本能佔學習總能力的四分之三,有四分之一可以靠後天學習成功;人天生本能只佔學習總能力的四分之一,後天佔四分之三,甚至更多。所以,動物是透過本能就能生活,人必須透過後天努力學習才能生存。

 

記憶只是學習的起點

    美國教育目標分類學學者布魯姆B.S. Bloom於一九五六年發佈了教育目標分類,把教育目標分為認知、情意及技能三方面。雖然已經超過四分三個世紀,但歷久常新,仍由其後繼者發揚光大。布氏的認知目標分為記憶Remebering、理解Understanding、應用Applying、分析Analyzing、評鑑Evaluating)、創造Creating

    從布氏的目標分類而言,記憶只是所有有意義學習活動的起點,有了記憶,我們才可以順水推舟,慢慢進階到理解、應用、分析、評鑑及創造。惟是,學習真的是很弔詭的事情,古時蒙童只管背誦四書五經,簡直是囫圇吞棗,一直到了長大,才能翻過來,仔細玩味,了悟其中的意涵,然後又能夠好好記憶所背所誦的,好好儲存在新皮質內。其實,布氏的認知目標六個階梯是一個螺旋式的學習過程,上下螺旋,左右螺旋,要透過許許多多有意義、有趣、有體驗的教育活動,翻來覆去,短期的或中期的記憶才能牢固地過渡到長期記憶的大腦皮質內,終生不忘,且能隨時提取應變當前的挑戰。換言之,記憶要變成智慧才是徹底的高階學習。

 

學校沒有教學生怎樣把知識牢記

    世界知名記憶大師,亦是記憶復興運動發起,同時是教育工作者博贊Tony Buzan)曾經嚴厲批評學校教育的不足時說:「當今學校的教育模式令人憂心。學校傳授大量知識給學生,卻沒有教他們如何長久的儲存這些知識。學生也只是為了通過考試去記憶一些知識,在記憶時並沒有真的動腦去記,以致記憶被誤解成死記硬背。記憶本身沒有害處,倒是傳統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毀了教育的本質。記憶就如肌肉一樣需要鍛鍊,用對方法,普通人也能練出超強記憶。」

    記得讀小學時,手冊上總會寫上每天要背的書,我們這群無班務在身的同學向行長背書,行長到班長背書,班長到班主任背書。凡是不會背書的同學,放學要留堂,在值日老師那裡背好才能放學。多少個晚上,夕陽西下前,我才背完書回家。可是,背書有一個好處,每當默書測驗時都會寫。但是,這一代讀書的小學生,手冊上已經沒有背書了,只有溫習。到底怎樣才算溫習好,無人知曉,總之到默書測驗時就必須會寫。

    小時候都有一個背書留堂制度強迫大家讀好書,但是當前的學校,卻沒有一套從上課到測驗之間的方法程序敦促學生記憶好自己的課業,而這些責任就落在有能力的家長,或補習社,甚或是很自覺讀書而又記性好的學生身上了。

記性好的學生,就是讀書勝利組。

 

記憶如同運動是要有方法操練

    古代沒有印刷術,人人讀書的同時,都要學會某一種記憶方法,如筆者讀高中時,學校有教速記,就像前述學月大月小的例子,透過簡單的符號,如E生(醫生)、茄蛋反(飯)等。又或是透過有趣及聯想方式去記憶,如大學的英文是university,讀音是「由你玩四年」。

    美國記憶比賽冠軍喬許•弗爾(Joshua Foer)寫了一本教導記憶的好書,名為大腦這樣記憶,什麼都學得會:精通所有技能的最高學習法,比爾蓋茲、記憶冠軍、高績效人士一生受用的記憶習慣》。介紹了很多簡易的記憶術,從利瑪竇的記憶宮殿到刻意練習法等,林林總總,各適其適。

    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為何改革不斷加重教師及學生的課業負擔為何越改越填鴉為何越改越以教為中心而不能以學為中心?為何不從小教一些基本有效的記憶術給學生,好能適應填鴨式教育呢?

    今天的學生,要記的實在太多,被逼遺忘的亦不少,所以,今天的學生正陷於大文豪米蘭昆德拉在《笑忘書》中的名言說:「人與政權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掌持教育政權的人啊!救救孩子!免於那麼沉重的背誦。請教孩子一招半式,好讓他們的記憶能戰勝遺忘,在學校有立足之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何來有生命價值感

      《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富裕國家與地區排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估算的各國家或地區的人均 GDP 所得出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調整後,盧森堡以 14.37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一;澳門以 13.41 萬美元緊隨其後,兼為亞洲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