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邁克爾•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就道德兩難(Moral Dilemmas)論題的公開講學在網路上有上億人觀看,尤其那經典的電車難題(Trolley problem)。設想你眼前有列失控的電車,以時速六十英里迎面衝來,你卻看到電車不遠的前方分別有五個鐵路工人,以及一個鐵路工人在兩條軌道上專心工作,將來不及逃離險境。正好在你的面前是可以令電車轉轍軌道的控桿,如果你不操控轉轍軌道,便即有五位工人被撞死,假如你及時轉轍,便有一個工人被撞死;面對這個緊急情況,你將如何抉擇?
從功利主義以損失最低作考慮,當然是馬上轉轍到只撞死一個人這邊。但是,我們看看德國哲學家理察•大衛•普列希特(Richard David Precht)如何將這問題發揚光大。他把握機會在德國四處訪問人對電車難題如何抉擇,發現四分之三的德國人都會轉轍軌道,選擇撞死一個人。接著,他相當「鬼馬」地調整設問,問人們如果那站在軌道的一人是你的子女呢?結果,「沒有任何受訪者」會選擇令電車轉軌,寧願去犧牲那五個工人。
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人們回答調整後的難題是否違反道德,而是點出了電車難題最弔詭的地方:只要輕輕把軌道上的幾個人填上生命內容,例如子女、某國總統、殺人犯、情人、某市長候選人等等,選擇的困難便翻天覆地改變。假如我們對對象一無所知,不過就是抉擇 「ABC君」的生死,變成了抽象的數字遊戲,毫無「兩難」可言。然而,更有趣的是,回到普列希特作出的回答,他發現只要將電車軌道上的受害者,轉換成自己的親人,便成了理性思考的強烈阻礙。人們必定認為自己的親人比更多的生命來得重要,甚至比任何人都重要。
電車難題如果出自有悲天憫人情懷的受眾,就一定是兩難;要是出自事不關己己不勞心者,則毫無難處可言;要是出自自家人,則兩難盡現。在福音中,耶穌的兩難讓母親瑪利亞非常難過痛心。當母親指摘耶穌時,耶穌卻有點不近人情地回應說:「你們為什麼找我?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親那裡嗎?」當中,相信是潛藏耶穌設局,耶穌亦相信母親能順利拆局。
在路加福音第二章,講到非常聰慧的耶穌離開父母,獨自在聖殿講道。看似是一個不知父母擔心的鹵莽少年,實際上是透過精心設計置若瑟及瑪利亞於兩難的困局,從而教導世人該如何從信德角度看世情。
我們一生有成功之時,有碰壁之時,有生病之時,有遇上生離死別之時,特別是在兩難並存時,我們都會問為甚麼?但是,瑪利亞卻沒有問耶穌為甚麼要離開?為甚麼不孝順?耶穌失蹤三天才被父母在聖誕找到,若瑟及瑪利亞本可以怒斥,甚至強行帶耶穌離開,實行禁足。但是,雙親並沒有選擇世人容易掉進兩難的困局裡,卻選擇順從天主的旨意去接受不明所以的痛苦。更是世人典範的是,若瑟及瑪利亞深知耶穌非一般等閒之輩,明白耶穌有其特殊的使命,信任在世間的一切行為,必須以奉行天主旨意為最優先,其他的工作都應放置其後。
路加福音曾兩次以「默存在心中」來形容聖母瑪利亞的信德;一次是牧羊人朝拜耶穌聖嬰時,一次是耶穌十二歲在聖殿講道,反映出聖母的「默存」靈修了,成為基督徒面對世俗生活與信仰兩難的典範,即先把一切默存心中,反復思量,兩難就迎刃而解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