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初中時,讀到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學者顧憲成的名言:「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互聯網信息時代,尤其當下武漢肺炎肆虐,大人小孩悶在家裡,足不出門絕對能知天下事。在家自學除了與課業有關,亦可以透過風聲、雨聲及讀書聲學習,亦可以走出過去讀書的框框,家事、國事及天下事盡收眼底,既可關心亦可出力。
同樣在初中,亦讀到劉蓉的名著文章《習慣說》,這位謹言慎行的桐城派古文學者,生員出身,參與平定太平軍之戰,後任陝西巡撫。《習慣說》裡有一句名言:「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也許連他自己都沒想到,今天溫故知新好,抑或學新事物也好,總要讓孩子有機會參與建設一個整齊衛生的家。
近年,因為氣候、壓力、情緒、電子奶嘴等因素影響,更多的孩子罹患注意力缺失症,專家學者重拾宗教傳承瑰寶,就是冥想(Medatation),基督教說成默想,或者古老的說法是靜觀。疫情在家,只要上網,就找到很多親子學習冥想的好教材,讓孩子重拾專注、慢活及身心靈健康。
不是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時也會偷嗎?讀詩能讓孩子充滿詩意,也能讓孩子用最簡單的語跟文表達,更重要是能陶冶孩子的右腦性情。
少年時,父親要筆者天天幫買報紙,早有澳門日報,晚有星島晚報,慢慢,筆者又跟著一起看。那個時代的大報副刊,許多文人雅士都會用文言文寫專欄,又或是在文末賦詩一首以明志,我都「看在眼裡且記在心裡」。大哥喜歡訂閱《紅旗》、《讀者文摘》,最愛讀 《毛澤東詩文選集》,筆者又跟著讀,尤其愛讀其名詩《泌園春》中非常豪氣的詩句:「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鵰。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沒料到,父親靠讀報識字,後來會寫信。從未考過三甲的筆者,高中畢業考,總成績排全班第三,興高彩烈的拿著成績表回家給父親看,父親竟默不作聲,過一會,幽我一默吟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腹有詩「書」氣自華
滋養了右腦的才情,鍛鍊左腦的理性思考與獨立批判亦不可輕忽。所以,風聲、雨聲伴隨著讀書聲,聲聲不單入耳,更要入腦,人與環境互動學習才更有效。心理學家說,要好好讀書,就要一個簡潔樸素的環境,絕對不能出現電子奶嘴及零食,古人真有詩意,好好教導孩子聆聽風聲與雨聲的優美,更有助於吸收書的內容與價值。
不是說開卷有益嗎?所以,凡是與家事、國事、甚至天下事的書都要看。多年前,喜歡看香港大台的婦女新姿節目,學會作菜,但最大的收穫是看過曾近榮的如何清潔家居,甚至頑固的污跡,之後,就買了他的家事百科看,非常實用。
據正報報導,文化局於二零一六年委託澳門大學研究中心進行的「二零一五年澳門公共圖書館研究」中發現,二零一五年,澳門居民平均共閱讀六點六本書,即平均兩個月才完成閱讀一本書。接受該調查的約二千零五十一名受訪者中(包括一千零二十四名文化局轄下圖書館使用者及一千零二十七名澳門居民),僅百分之二十九受訪者過去三個月有去用過公共圖書館。二零一四年進行的「澳門中學生閱讀習慣調查」中,(二千零四十七份有效問卷、遍及十七間中學的中學生)發現,中學生的課外閱讀中,三成半的受訪者很少進行紙本閱讀,有三成本學生會進行電子閲讀,多以快餐式閲讀爲主。同時,本澳中學生對閱讀的熱衷程度有兩級化趨勢,三成四六的受訪者每天抽空便會閱讀,三成八二受訪者偶爾想起來才會閱讀。六成多受訪中學生認為自己的課外閱讀不足。過半中學生最近一年閱讀課外書籍的數量不超過五本,閱讀數量為零的受訪者佔總受訪人數的一成。受訪者歸咎於學業繁重沒時間及找不到感興趣書籍。
國際教育成績評估協會(IEA)二零一七年公佈的《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PIRLS2016》中,澳門以五百四十六分名列第十九。雖然得分高高於國際水平,及一半學生達高水平基準,只有百分之二的學生低於低水平,澳門低閱讀能力的學生人數不多,但澳門家庭有豐富教育資源的比例只有百分之十一,當中家有藏書、兒童圖書和電子閱讀裝置的數量均低於國際平均數,顯示家庭的教育資源待充實。
近年,世界各國為提升其軟實力,都大力推廣孩子閱讀,惟是,據筆者走訪澳門書店,店長異口同聲說單靠買書實在難以經營,要靠教科書及文具補貼。歸根究底,要小孩子喜歡閱讀,家長必須身先士卒。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筆者更愛「腹有詩書氣自華」。這首詩是宋朝蘇軾罷官鳳翔簽判赴汴京,途經長安時,寫給朋友董傳的。蘇軾在鳳翔府當判官時,董傳隨行,董傳當時窮困潦倒,正準備參加科舉考試,這首詩就是表達對董傳的勉勵之情,期望他能以當一個有氣質才情的人甚於求官進爵。精神分析大師佛洛姆說,一個人的品質才情不在於其擁有(to have),而在於他的是否能活出有愛的自我(to be)。蘇格拉底說,知識即道德,越是滿腹經綸,就越有氣質自華的才與情。
腹有詩書「氣」自華
近年,呼吸成為健康熱點話題,原來,我們一般人都不懂得呼吸,換句話說,我們只會用胸式作淺層呼吸,但就不會深層的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可以吸進更多的氧氣,有效進行氣體交換,讓身體含氧量提升,亦能促進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達到改善或保養身體的效果。當然,懂得腹式呼吸的人更能把新鮮充沛的氧氣送進大腦,讓我們更聰明,更能作精準的決策。
除了吸氣,還要養氣,要養氣就要好好學千古以來的吐納之道。沒有比懂得冥想更能養氣。我們不是更高僧或修道院的神職人員,不必盤腿面壁,亦不必下跪,只要找一個舒適的空間,空氣流通、光線適當,可以伴隨喜歡的、聽起來能寧神放鬆的歌曲。放下手上的一切,安靜的沉靜的閉目坐著。
也許,開始會有很多雜唸,沒關係,就把這一大堆煩惱視作飛過頭頂的鳥兒,但切忌把頭頂變作鳥巢,給鳥兒都停住,讓煩惱盤踞。慢慢,鳥兒一隻飛來,一隻飛走。有序呼吸,有序安靜,有序專注,冥想就能產生如此多的好處。
疫情不斷變化,看下去能復課的機會已經不多了。在家自學實在大有可為,從做家務到讀詩文,再進步到寧靜致遠的冥想,都不是紙上談兵,旨在於是否願意身體力行,持之以恆。善哉!美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