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有關與佛洛伊德齊名的心理學家阿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所撰寫的書籍大賣特賣,自卑心理學顯然大行其道,只要到書店逛一下社科類的書區,隨時找到三五本阿德勒的書。如果書市正好反映當代人的心態及需要,那麼,城市人都活在自卑與超越的煎熬中。
阿德勒出生於維也納一個中產猶太人家庭,是奧地利的精神病學家,維也納醫學博士,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之一,同時也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德勒幼年時期患上了佝僂病,看上去又矮又醜,又曾於五歲時患上肺炎險些喪命,不幸的童年也使得他在兄弟們之間常感到自卑。不過,阿德勒一生閱歷豐富,磨難頗多,反而讓他懂得如何善用自卑的力量,找出超越之道,且能在自卑與超越間來去自如。
一直很用心探索香港人自卑與超越的電影人爾冬陞及莊文強,致力透過《暴瘋語》及《無雙》這兩齣懸疑犯罪片,展現出當代城市人的種種壓力與掙扎。誠如莊文強說:「犯罪片只是一個容器,而是要去找不同的素材放進去。」
《暴瘋語》是自卑與超越的瘋狂博弈
單看電影海報可以發現兩大亮點:劉青雲和黃曉明,劉青雲已成功塑造爛身爛世的市井性格,黃曉明扮精神科醫師,官仔骨骨,前途一片光明。故事主題是精神病,都是不少電影愛賣弄的點子,但是,《暴瘋語》劇終,竟來一個畫龍點睛作結局,片末的字幕寫上「精神病像一場雨,會灑在好人和壞人身上。」好像在警告人們,精神病會傳染的,不論生活坎坷倒霉的範國生(劉青雲侍飾),還是前途一片光明的周明傑(黃曉明飾)。很弔詭的是,編劇刻意嚇唬都市人,無論是窮鬼或精英,都有可能變成精神病患者。範國生得病,接連其外母也瘋癲起來,最後治療他的周明傑也能醫卻不能自醫。電影後半段,講範國生與周明傑大鬥法,範國生戰勝自卑,能從自卑超越逃出生天,周明傑卻鬥不過自己的自卑,贏不了完美主義的心魔,最終被送進精神病院。
許多電影都在敲問,到底是在精神病院裡的人正常,還是在外面自由世界的人才瘋癲。現代社會價值錯亂,本來簡單的偏要說得複雜,黑白分明卻要弄得是非顛倒,無病偏要搞出許多病症,淪為藥商的搖錢樹。所以,本來可以脫身的範國生寧願再次被送進精神病院,與世隔絕一段時間,才能好好修復自己,從自卑走到超越,做回一個平凡人。相反,本來事業愛情兩得意的周明傑,卻被永不止盡的完美主義,說穿了就是極端的自卑,弄到身敗名裂,女友離棄,自我設限,最終困在四面牆的精神病房裡,被無了期的自卑蠶蝕。
範國生在病榻中能出走,是他已受夠吃藥的苦,但是,專業精神科醫生周明傑卻一直不滿地對範國生說:「你為甚麼不吃藥,記得吃藥,藥不能停。」《暴瘋語》似是在諷刺人們無病卻創造病,更凸顯躲在醫藥後的恐懼不安。從來,我們都有兩個我,一個是自卑的我,一個是超越的我,別等到「兩個我」水火不容,甚至弄到瘋瘋癲癲時,才去找尋良方妙藥根治,也許已經為時已晚了。
香港電影人無懼道具銀紙被入罪繫獄的風險,再次挑戰高難度,不再用港鈔,轉戰美鈔,拍出由周潤發、郭富城雙影帝主演的燒腦電影《無雙》。在《無雙》的劇本中,導演莊文強,精心設計出兩位「畫家」作為男主角,一位是代號「畫家」(是周潤飾),是個行事果斷恣意犯罪天才,其原型就是超越。另一位是懷才不遇,性格溫吞靦腆的「模擬畫家」李問(郭富城飾),其原型就是自卑。以從不露面的「畫家」為首的犯罪集團,成功掌握了製造等同真實的美元偽鈔技術,引起國際警方高度重視。最後,我們才知道在李問的敘述之下還有著另一層真相!其實,李問就是畫家,畫家只是李問在被押去警局時,看到駕車警員而按著其相貌虛構出來的人物。而他描述的畫家的所作所為,其實都是他幹的壞事。也就是說真正的畫家就是李問本人!
故事在敘述兇殘成性的畫家與懦弱仁慈的李問之間的較量,也成為片中的一大看點。李問因為無法忍受畫家為製假鈔心狠手辣的態度,一直想離開集團,然而卻又害怕畫家對自己周遭的人下手,殃及無辜,因而持續咬牙待在畫家身邊,直到偽鈔完成。畫家卻表現瀟灑,深藏不露,兇殘但管理能力精湛,更能侃侃而談其「做假」理論,畫家對著李問及其班底說:「任何事做到極致便是藝術,用心做,假貨有時比真貨好。」
故事到了終點,觀眾才知道畫家就是李問,李問就是畫家,又是弄到觀眾如癡如醉但又精神分裂的好電影。兩個水火不容的我,竟然在電影中透過彼此博弈的張力拉扯,讓我們充分感受到自卑與超越可以是同時存在,既分工合作亦惡鬥連場。
我們都活在兩個我的夾縫中
廣東人常勸勉別人時說:「人比人,比死人」,本來是用來開解別人,不用與別人比較,也能生活得很好。現實是我們偏偏自找麻煩,煩惱皆因強出頭,在與別人接觸互動的過程中,常帶著比較心理,當遇到自己不如人或環境不如意的時候,心情難免退縮低落,「自卑感」油然而生,相反,能勝人一籌也許會帶來短暫的「超越感」,但都是鏡花水月,但很多人卻因為熱切追求這鏡花水月而精神錯亂。在《暴瘋語》中,周明傑就是被無限自卑擠壓成瘋子;在《無雙》中的李問卻被超越壓迫成人格分裂。
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就像一個在高空走鋼線的特技人,懂得取捨平衡的,就算左搖右擺,終能安然往返。但是,當出現過分要求完美、過分貶低自己或過度放大自己、不能接納自己、太在意他人眼光及做錯事就過度愧疚等種種癥結時,專家說我們已離精神病不遠矣!
不斷被自卑及一定要超越的自我折磨其實就是現代都市的「隱形疾病」,經常被人忽視。澳門是個二十四小時不斷比較的城市,讀書、工作、待遇、人際、居住等外在的東西都愛用來比較,自卑及超越不斷在作祟。而內在原因,是我們的社會並未從小教導孩子少即是多,完美包括缺憾,知足常樂,包容自己的不足等,《暴瘋語》及《無雙》兩戲裡的主角,都同時承受不了外在內在因素的壓迫而發病。
不斷被自卑及一定要超越的自我折磨其實就是現代都市的「隱形疾病」,經常被人忽視。澳門是個二十四小時不斷比較的城市,讀書、工作、待遇、人際、居住等外在的東西都愛用來比較,自卑及超越不斷在作祟。而內在原因,是我們的社會並未從小教導孩子少即是多,完美包括缺憾,知足常樂,包容自己的不足等,《暴瘋語》及《無雙》兩戲裡的主角,都同時承受不了外在內在因素的壓迫而發病。
也許,我們要好好學懂愛自己,甚至要懂得放過自己,才能免於自卑與超越夾擊之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