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縱慾」與「心盲」是澳門高等教育商品化的夢魘

 


    今年五六月期間,香港歌手黎明在澳門舉行演唱,期間,想跟大家分享小時候的點滴故事,當他一開口用廣東話說:「小時候那時」台下就立刻蹦出「雄厚」的聲音大喊「講國語」,不過,非常親民的黎明很友善的回應說「好」,接著便轉為「國語」模式,繼續說自己的故事。十月十三日,香港歌手陳奕迅十月十三日在澳門開演唱會,以澳門人日常講的語言廣東話和觀眾及粉絲熱情互動,卻遭到觀眾席有多人嗆「講國語」打斷。他立刻變臉回以「聽唔明(懂)就算了」,再用國語呼籲觀眾應該用比較禮貌的方式表達。台下越來越多觀眾喊「講國語」,現場氣氛頓時尷尬。之後,陳奕迅用英語說:「I love speaking whatever the way and language I want(我喜歡用我想要的語言說話)」,立刻博得在場觀眾的掌聲與歡呼。

    資本主義消費者話事的年代,難得陳奕迅堅守個人的自主話語權,堅持說廣東話。雖然有點不爽,但很快都以得體的國語請觀眾有禮貌地表示訴。黎明很簡單,不假思索,就順應消費者的訴求,馬上麗音(NICAM ),轉成「講國語」。陳黎的兩極應對消費者方式,實在是今天澳門,甚而全球高等教育商品化的最佳寫照。說穿了,高等教育到底應該堅持大學的崇高理想呢還是順應商業化的趨勢要求呢?大學崇高理想與商品化可以並存嗎?

 

甚麼是高等教育商品化?

    商品就是買方與賣方交易的「東西」。交易不一定跟錢有關,以物易物也可以。商品化則是把本來不被視為商品的東西,轉變為商品而得以交易的情況。舉例,「知識版權」從知識轉化成如蘋果手機,賣個滿堂紅,成為世界爭相搶購的商品;「碳排放權」隨著《京都議定書》簽訂,碳權逐漸發展成可交易的產品,讓政府或民間可以買賣碳權。母職商品是另一個比較貼近日常生活而又容易理解的例子,像是安親班、托兒所、保母等等,都是將本來由父母來做的工作,透過外判,交易轉嫁到勞動者身上。

    高等教育商品化指透過本少利大的人力物力投資,使入讀大學的學生,畢業時取得有工作收入的學歷,最理想是文憑不斷增值,從而引來更多學生報讀,就成為大學校方最大的商業營利目,而那些很值錢的科系被美稱為神科。從消費者角度而言,高等教育商業化,則是指家長及價學生成為大學的客戶,校方必須滿足學生需求。一般而言,教育商品化的主因在於大學無法從國家得到充分補助,必須自行籌措經費,增加學費,減少開支是經常的作法。

    今天,無論是在澳門或是在其他國家地區,一個大學生的投入成本遠遠高出學生的自費金額。所以,大學透過優質教學提高知名度、又或是降低入學及畢業的門檻,然後又大肆宣傳畢業生找到優渥職業及幸福生活,藉此吸引更多學生客源,甚至贏來更多無償捐獻,為長期而又看不到的科研投入巨額經費。舉一個例子,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由mRNA疫苗兩位開發者,匈牙利裔美籍生技科學家卡理科(Katalin Kariko)及美國醫學家魏斯曼(Drew Weissman)共享,其實,兩位醫學家埋手在大學實驗室多年,從毫無將來的學術研究,到三年來賺個盆滿缽滿,皆因大學有方法籌措到研就經費。所以,商業化未必就是急功近利短視的作為,而是結合大學的為學術而學術的崇高理想。

   

「縱慾」正驅動澳門高等教育不斷往商品化的路前衝

    長期以來,澳門高等教育一直奉行商業化為主導的辦學機制,現時十所高等院校中,六所屬於私立高校。據統計,2021/2022學年註冊學生人數43964人,毛入學率從十年前的61.9%大幅上升到95%,增長了58%;教職員人數6027人,提升了53%,從學士到博士課程,內地教師的比率遠高出於本地或國外的。高等教育課程數由260個增加到342個,碩士博士課程增長以倍數計算。可見,澳門高等教育在少子化的情況下,仍然有可觀的增幅,當中,商業化的氣息與作為非常顯著。換句話說,高等教育商業化充份體現大學及學生為了滿足教育欲望,甚至縱慾的表現。

    澳門高等教育商業化顯然是大勢所趨,種種關於高等教育商業化的建議與呼聲,無論來自民間人士的還是官方層面,均呈現幾何級數的高漲態勢。《澳門高等教育中長期發展綱要(2021 - 2030)》其中一大方向為「適度擴大學生規模,優化生源和課程結構」,目標是2025/2026學年高教學生數量達到五萬人,其中國際學生人數擴大一倍至1300人,有關綱要提出三個總體目標,分別是「建設培育優秀人才的平台」、「建設引領學術科研的平台」、「建設服務特區發展的平台」。八個發展方向則是「完善機制建設」、「適度擴大學生規模,優化生源和課程結構」、「促進院校發展和資源共享」、「保障高教素質持續提升」、「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強化院校人員專業水平」、「推動科研創新及產學研發展」、「把握區域合作機會開拓發展空間」。橫看豎看,都是高等教育商業化的發展路徑。

 

高等教育商品化會出現心盲的問題?

    當然,在普及基礎教育,又或者是澳門推行的免費教育,理論上,教育的公共性大多已由政府來承擔。澳門從七年免費教育進步到今天十五年,均不以商品化的手段。公共化的國民教育究竟有沒有成功擔負階級流動、公平、培養公民基本知能與德行等目標,還是予人在基礎教育階段,一樣買賣知識及文憑,就見人見智了。

    高等教育商品化與反商品化的爭議裡,教育商品化是本著在商言商,一方賣一方買,值要公平合理,物有所值,行得正企得正,是絕對理所當然。誠如前述,許多國家的大學科研成果,其經費除了來自政府撥款及學生學費外,更多的來自商界的投資及傑出校友的無償捐獻,反對高等教育商品化的立場是教公共化,堅持為純知識的追求。

   

    高等教育其中一個重大的價值在於讓知識普及、促進社會階層流動。所以高等教育的目的具有公共性、普及性。當高等教育變成商品化的時候,商業驅動成為高等教育存與廢、成與敗、優與劣的關鍵,大學考慮的是一個學系是否能生存,甚至會否賺大錢。但是我們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大學像補習班,他們考慮的只是知識可以助力低階層學生往社會階級上層流動,又或是幫助學生賺取豐厚的收入,慢慢,大學的心盲了,誠如哈佛學院前院長哈瑞路易斯在《失去靈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記教育宗旨的》一書中表達的擔憂:哈佛古老的通識教育理想已經有名無實,在卓越主義和市場名利的誘導下,哈佛教育已不再致力於解放人的思想和精神,其師生為職稱升遷和就業市場而不斷追求卓越,但卻找不到責任感、價值觀的靈魂。。

    近年,在澳門,無論是公私立大學,頗受小子化的拖累,導致大學本科的人數減少,所以,大學的非本地生就成大學生存及盈利的客源。再者,大學本科的成本較高,除了教授的薪資開支,還要多元配套,如寬廣的校園、學生輔導等人力物力投入、還要補助大學各種社團及課外活動的開支等。換句話說,有校無園的大學本科教育已經說不過去了,亦欠缺競爭力。

    近年激增的碩士博士課程,就成為高等教育的新貴與寵兒,因為,很現實的說,碩士博士教育大可以有校無園,只要一個教室加一個講師教授,就可開班。過去,甚或在其他比較重視碩士博士教育素質的國家地區,非常嚴格控制班級人數在十人左右。可是,在澳門,真的讓大家大開眼界,甚至瞠目結舌的是,班級人數動輒四五十人,而任教碩士博士通常都是兼任學者,一般任教碩士的時薪為六百五十澳門元,博士最高是一千澳門元。任教一個四十五個小時的碩士課程,鐘點費不超過三萬澳門元,連一個碩士生的學費都沒超過,可見是高盈利的商業行為操作。

    澳門高等教育商業化何去何從澳門高等教育是生財工具,還是培養知識份子的象牙塔?有沒有中庸妥協的出路?還看主事官員、各教育持份者的才智、見識、勇氣的綜合表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何來有生命價值感

      《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富裕國家與地區排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估算的各國家或地區的人均 GDP 所得出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調整後,盧森堡以 14.37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一;澳門以 13.41 萬美元緊隨其後,兼為亞洲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