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六日,澳門海關與司警總局統籌,持續進行「雷霆二○二二」行動,加強各口岸、海上、沿岸及市內的執法行動,全力打擊違法活動,包括非常猖獗的水貨罪行,於北區搗破用作水客散貨點的地舖及閣樓,緝獲逾六千多件貨物,總值約二百一十四萬澳門元。共十二名人士涉案,海關已根據《對外貿易法》之相關規定作出起訴,依法最高可被科處五萬澳門元罰款,當中包括六名本地居民及六名內地居民。另外,有兩名現場負責人涉嫌違反《禁止非法工作規章》,亦有一名員工及三名水客涉嫌違反《聘用外地僱員法》,而被緝獲的貨物亦會宣告歸澳門特別行政區所有。令人扼腕的是,其中包括四名十四至十六歲學生,就讀同一所學校,但互不認識,各人每次可獲兩百六十
元人民幣帶工費。
行政當局及教育界的表態
保安司司長辦公室回覆立法會議員顏奕恆提出有關打擊「水客」之書面質詢時指出,澳門海關一直重視水客有關情況,持續監控水貨店舖及「水客」運作模式,亦透過與內地海關及本地相關部門合作機制,加強情報交流,並針對源頭、運送鏈、倉庫及散貨點等各個環節開展聯合行動,嚴厲打擊有組織水客活動。治安當局加大力度打擊水客走私,整治濫用跨境上下學及親證人士走水貨。不法分子為了成功帶貨,利用學生未成年身份之便,容易過關,就算失敗被逮也不易入罪,通常只會警戒及通知家人,代價不高。惟是,學生一般不知道不知所帶的物品,衍生的風險更大。
學生帶水貨就逮後,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接獲執法部門通知後,已即時聯繫校方,表示關注,促請校方加強對學生守法意識的品德教育,同時亦派出學生輔導員提供協助。教青局將持續向學校宣導及強調,須按照《學校運作指南》中有關學生上下課安全的相關指引,教導學生在任何情況下,不應替陌生人攜帶任何物品過關,如遇或發現被利用、威迫、誘惑運送物品時,應拒絕有關行為及向警員求助。同時,呼籲學校向學生及家長加強教育,注意子女切勿被不法分子利用運送違禁物品及進行非法帶貨,家長亦應嚴正告誡子女非法帶貨的嚴重性及影響前途等後果。
教青局將持續聯同執法部門加強開展「預防青少年犯罪」專題的聯合校園巡迴講座等相關宣導工作。倘有需要,可向執法部門舉報或於辦公時間致電教青局教育心理輔導及特殊教育中心向輔導員尋求協助,
菜農子弟學校校長王國英日前受訪時表示,看到學生參與走私活動有蔓延趨勢,情況令人擔憂,也對教育造成很大的挑戰;宜持續加強對學生、家長的宣傳教育,瞭解走私衍生的問題,減少情況發生。王國英指出,疫情後本澳經濟不景,加上香港出入境受限,近一、兩年陸續發現有不法集團,尤其透過網絡招攬跨境生,以金錢利誘走水,當中以高年級學生為主。然而,不僅高年級學生走水貨,甚至聽聞有小一、小二學生走水,主要是家長是水貨客,把貨品放在學生的書包作掩飾,企圖掩人耳目,希望帶更多貨品出關,如煙酒及名牌包、護膚品等內地居民喜好的奢侈品。
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副理事長區孝丞呼籲,學生在選擇兼職時,應注意工作內容的合法性,以免誤墮法網。區孝丞指出,此次拱北關口破獲大型走私案,當中發現有澳門的大學生參與其中,可能受不法之徒以兼職名義聘用,實為做「水客」。「水客」利用海關與口岸所提供的便利,將須報關的貨物以「螞蟻搬家」的方式帶進內地,屬逃避海關監管的走私行為,擾亂進出口貨物的秩序,不利市場公平;因此,「水客」在內地法律下屬違法行為,不應當作兼職賺取零用錢。
粵澳兩地稅制差距大造就澳門成為水客之都
從來,澳門都是個低稅制的城市,截至今年三月,澳門幣匯率再創三年新低,最低低至零點七八,相當於買甚麼貨品都打了七八折,由於貿易機制不同,進口到澳門的商品相對內地所收的關稅較少,因而價格較內地會更便宜。
中國經歷過多次的稅制改革,一直到一九九四年的稅制改革,基於國情的轉變,已經選擇以商品勞務稅爲主體,以收益所得稅爲輔助的稅制結構模式,並且通過頒佈一系列的稅收法律。即是說,從外地進口的同類貨品,其稅率往往遠高於澳門同類進口貨品。澳門的物價都低於珠海免稅店,加上匯率優勢,自然成為水客之都。
據報導,走一趟水貨來回可賺取幾十元,帶名牌洋酒可能賺得幾百元,甚至上千不等。職業水客可能每月收入達到幾萬元。廣東省將研究制定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爭取合作區內實現「零關稅」區,除有明確規定不予免稅的貨物及物品外,其他貨物及物品免稅進入。早前,行政長官賀一誠就橫琴未來物價明確表示,深合區除了很簡潔的徵稅產品清單以外的貨物,都自由進出,免徵關稅、消費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相信將來橫琴物價與澳門同等,不會高於本澳。可是,只要兩地稅制仍然維持現狀,澳門仍然是水客之都,大人小孩仍然絡繹不絕當水客賺外快。
家校合做培養孩子的金融素養(Financial Literacy)
這一代孩子,更需要學習理財,然後進階到學習金融經濟,進而練就金融素養。金融素養是指擁有正確的金錢價值觀,並透過金錢運作機制與對金融歷史的恰當認識建構而來的。金融素養除了是父母的職責,學校教育亦應該與時並進,從幼稚園到大學,循序漸進,既用專科亦用滲透的方式教導孩子金融知識。
從小,就要教孩子正確的金錢價值觀,從孩子的金錢來源開始教起,可能是父母給的,也可能是透過做家務或成績好而得來的,又或是透過正當的課外兼職賺取的,最反教育的是不勞而獲,更壞的是透過不法手段得來的。現代幼稚園及小一,數學老師都會孩子基本的理財能力。如將一個教室假裝成超級市場,給孩子少許金錢,讓他們購物。從中讓學生學會加減數,有學校更進取,教學生運用最少的錢買最多最心儀及最有價值的物品,讓學生學會基本的經濟金融常識。
面對學生走水貨,家長及老師應該全方位教學生光顧有擔保有保養的商店,比買山寨水貨的好多了。水貨商品中最受歡迎的是手機,水貨手機當然便宜很多,但就要冒的風險很多,如可能是冒牌貨,就算是正牌貨都不會得到任何正貨銷售的權益,如有壞機不能更換、沒有年期保養及免費維修的權利等。所以,水貨從來都是建基於不正確的金錢觀。再者,賺取金錢可能是透過正當的勞務,又或是合理合法的投資,而不是透過違法挺而走險。
為何要學金融史呢?金融史就是以物易物及借貸的歷史。水客透過把手上拿著的便宜貨過了關口,交給對方換取金錢,是以違法的行動及勞動換取金錢。但是,從來,我們都要問用來以物易物的資本是正當得來的嗎?水客的資本可能就是無資本,又或是資本很低,利潤很高,這樣才有吸引力。
金融史亦是借貸史,從向銀行或政府借錢讀書,到向銀行貸款買房子,都是借貸的行為。所謂有借有還,才是上等之人。當我們決定借貸時,要能做到努力讀書工作,還貸款後仍然有剩餘的錢生活。
學生是社會的未來,本職是學習,但是,學校必須與時並進,一定要讓孩子從小學理財金融。本澳水貨問題看似不能於短期解決,尤其疫情下內地對特定進口貨需求尤其殷切,水貨活動只會越禁越猖獗,那些天天跨境學生是淪為水貨客,遊走法律邊緣的高危人群,別讓他們在不務正業、說謊連篇、目無法紀的環境成長,金錢及人生價值觀嚴重扭曲,養成僥倖獲利的投機心理,最後,長大成人到底是社會棟樑還是害群敗類呢?預防發展永遠勝於補救懲處,救救孩子,別讓他們成為水客之都的犧牲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