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2日 星期四

《超級人生》與《麥田捕手》的省察人生

     蘇格拉底說:「沒有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孔子亦曾慨嘆說:「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蘇氏與孔子身處的時代,與今天社會人心敗壞的狀況不遑多讓。活在民粹與享樂的年代,要學會吾日三省吾身,看來家庭與學校都要加把勁。

 

《超級人生》的超級省察

    雖然到了今天男女相對平權的世界,男人仍然可以為了事業,可以理直氣壯的犧牲家庭和親情,當全副精力去追求金錢和權力等財富時,很容易忽略身邊的家人和朋友,原來才是最貴重的財富。
   
電影男主角杰森管理著爺爺留下的二十億基金,已經有一位當醫生的女友,但是自從他管理這筆鉅額的基金後變成了一個大忙人,逼到女友捨他而去,獨自到海地擔任無國界醫生。進退兩難的他,遇上了幫他爺爺打天下的黑人律師老黑,老黑交給他一本爺爺的日記本,影片至此開始描述爺爺的發跡史。
   
年輕時代的爺爺瑞德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裏,他無意看到一份如何成為億萬富翁報導,決心離開家鄉,跳上一輛火車。在火車上,他遇到了一位大叔,教他每天有空就用手指劃向天空,細算每天值得感恩的大事小事。

    他找到一份牧場的工作,以為每天三點起床努力幹活就可以致富。一個偶然的機會,遇上自己的妻子漢娜,對她一見鍾情。漢娜認為無論如何都要先讀好書,才好好去想如何成無富豪,但瑞德不怎麼認為。時值日本偷襲珍珠港,瑞德寧願去參軍。參軍回來的瑞德知道尋找石油田才能讓他真正發達,此時,他已經和漢娜結婚並育有四個孩子。幾經努力,一個專家幫他找到了石油,好日子沒過多久他又身陷官司,老黑就是幫瑞德得贏官司的得力助手,瑞德亦離億萬富翁的目標不遠。他也完全忽略了家庭和孩子,聖誕節仍留在外地等待收購合同,他終於拿下了這個合同成為了億萬富翁,但是卻沒有一個人和他分享。而在返家途中的老黑遇上車禍兩腎爆裂,瑞德願意為這摯友捐出一個腎給他。此刻,瑞德終於明白家人及好友才是此生最大的財富。杰森看到爺爺的日記,如夢初醒,把父親的兄弟爭產事交給老黑處理,遠赴海地向女友求婚,贏得芳心美人歸。

 

《麥田捕手》從放浪到正經的省察人生

    故事描述兒時曾受父親淩虐的數學天才威爾,透過一個有類似成長背景的心理學教授尚恩的諮商輔導,擺脫傷痛的陰霾,展現天賦,如同《超級人生》主角杰森般,為愛捨棄一切。

    威爾放浪形骸,在大學當清潔工,無意中解開數學教授開出的難題。有一次,半醉打人,經數學教授擔保免陷囹圄,但就要接受每周一小時的輔導及成為他的研究助理。

    尚恩是個出格的心理輔導專家,進行第一次諮商時就運用了「攻破僵局」的技術,透過與威爾聊讀書、興趣、運動等話題,嘗試打開話題及化解兩人間的陌生感。
      
第二次諮商,尚恩誘導威爾試著對一幅畫名為「暴風雨中的口岸」的油畫,讓威爾指出自己的內心想法,但被威爾揭露出其自我防衛態度相當強烈,結果無功而回,威爾甚至拒絕再來。
     
由於上次的不愉快,尚恩將諮商地點改為河岸公園,以輕鬆對談的方式化解上次的不愉快局面,彼此都學會放下書本的離地說法,試著以開闊的心去體會及反省現實的人生種種不快遭遇。
     
尚恩閒熟地掌握「引導自我探討」的技術,威爾亦願意更坦誠的開放自身,把兒時的慘痛遭遇直白坦言。傷痛開始痊癒,尚恩鼓勵威爾鼓起勇氣去找女友,並獲得女友諒解。

 

重讀耶穌的勸勉

    主耶穌在瑪竇福音第十六章說:「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卻賠上了自己的靈魂,為他有什麼益處?或者,人還能拿什麼作為自己靈魂的代價?《超級人生》中,爺爺的日記啟發了杰森,賺了世界,成為億萬富翁,卻孤獨終老有何意義與價值,原來,家人及摯友才是心靈的伴侶,才是價值連城的財富。《麥田捕手》的威爾,可以憑著天才與過目不忘的本領到處耀武揚威,但在尚恩的輔導過程中,才反省到自己的內心原來是如斯脆弱,始發現人生最重要的財富不是天才,而是你最疼愛的心靈伴侶。

    活在民粹及享樂的世界,心靈世界的提升與發展才是王道,才是人生的寶藏。

《西遊記之月光寶盒》與《天能》的倒帶人生

     多年前,很迷上看周星馳的電影,其中,沒想過星爺除了會搞無厘頭爛gat外,亦會透過古裝片玩科幻超越時空,其中最表表者的就是《西遊記之月光寶盒》,要不是看了這齣港產科幻片,又怎能一次過看得懂基斯杜化路蘭的《天能》Tenet

    疫情下,澳門電影播放營運幾近癱瘓,幸好澳門抗疫成功,可以進電影院看戲但要隔行坐。上週一下午兩點半,一進戲院,幾近爆滿。沒想到,澳門人對如此燒腦的電影竟興趣盎然,坐我旁邊的一對情侶,女方一邊看一邊向男友埋怨看不懂,沒想到男友回應說:「小姐我都看不懂啊」那一刻,我非常慶幸因為看過「西遊記之月光寶盒」,所以,大概看懂。不約而同,兩齣電影都把人生倒帶及將碎片化重組,才知道追悔的人生意義與價值。

    多年前,看過一段父子砌圖的故事。話說父親給兒子一幅世界地圖的砌圖遊戲,沒料到兒子一會就砌好,父親既驚訝又興奮,連忙豎起大拇指。兒子卻說沒甚麼了不起,只是按照地圖背面是一個人體圖案去拼湊就完了。對的,世間事有難以理解的一面,但亦有輕易入手的一面。

 

《西遊記之月光寶盒》揭示的倒帶人生目的何在

    月光寶盒在星爺這套電影中的作用只是為能穿越時空,避開想避開的人和事,又能回到自己想去的時空,找到自己想找的人。陷入三角關係的孫悟空前身至尊寶,要同時面對紫霞仙子及白骨精白晶晶。紫霞想拿著月光寶盒躲開天庭的追殺,去尋找自己的意中人;孫悟空拿著月光寶盒,是想避開觀音的追殺,不想被安排著去西天取經;至尊寶拿著月光寶盒,是想救回晶晶的命。

每個人的初衷都很簡單,但命運卻不會因為拿到月光寶盒而變得更簡單。所以,月光寶盒總共被拋出六次,都希望能時光倒流,重返免於追逼與失去愛人的痛苦折騰。

    至尊寶在經歷了各種失敗又重來的深刻人生體驗後始明白,月光寶盒是一種虛幻的力量,也許短暫找到或挽回一切,終歸不能依賴月光寶盒,只好靠自己。但為了使自己強大,你必須得放下一些東西。至尊寶明白,必須要與牛魔王所代表的邪惡力量一較高下,又必須放下心中的完美主義,痛飲人生的苦爵,才能獲得真正的力量去大敗心中及外面的惡。從前的掙扎都要在戴著金箍圈這一刻開始完全忘記,於是,你不再是至尊寶,而是強大的孫悟空。

    也許,這齣戲大家一定不會忘記孫悟空開示的愛的宣言:「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 」追逐男女之愛,然後與放下情愛,昇華成大愛,都要透過月光寶盒不斷倒帶,才能把碎片化的過程重組,然後追悔,然後捨棄,再來昇華。

 

《天能》揭示的倒帶人生目的何在

    《天能》的英文是Tenet,從左邊讀過去或是從右邊讀過來都一樣,就像上世紀七十年代風靡樂壇的瑞士樂隊ABBA 一樣。這寓意是時間可以從過去到現在,亦可以從未來倒帶到現在及過去。如果你很想一次過看懂《天能》,也許要先看路蘭2000年的《凶心人》(又名《記憶碎片》Memento)。路蘭擅長把整個故事用簡單的敘事鋪陳,然後把最後的結果斬件先上,然後再上結果的前一段,一直往前面接駁,最後整個故事都一目了然,這是他一直在用的倒行時空敘事手法。還有要看另一齣《潛行空間》(Inception) ,就是用平行時空去敘說整個故事。

    《天能》都用上了《凶心人》及《潛行空間》的手法,可是,路蘭不習慣吃老本過活。《天能》的時空蟲洞,交疊三度時空模式,包括穿越時空、平行時空和倒行時空。同樣,男主角不想女主角死,惟有同時動用三個時間蟲洞的魔法,才能讓女主角更有時間空間接受急救及休養,更要借來的時間重返過去,把女主角的惡夫殺死,世界才免於毀滅。女主角與惡夫育有一子,女主角一直忍辱負重的原因就是要跟兒子逃出生天,但非要男主角(只知被稱為Protagonist幫忙才能完成。有趣的是,單靠男主角仍不能成事,必須要依賴從未來參與救援任務的Neil。最後,大家才知道Neil 就是女主角的兒子。Neil在整個救援行動不斷提醒Protagonist,發生過事就是發生過,改變不了。

 

倒帶、追悔及碎片化的人生觀照

    廣東人有句名言是:「有早知,冇乞衣。」亦有一句警語:「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人性皆如此,常陷於追悔與莫及的泥淖不能自拔。所以,當至尊寶高舉月光寶盒六次,要時間逆轉,觀眾一定看得熱血沸騰。世界上如果真的有早知就好,又或是貪心的說,世界上有倒帶真多好,隨時後悔都可以重來。那麼,我們就不會怕錯,甚至可以扭轉錯誤,調整到開始的原點再來。想真,其實沒有很多人願意過著一個沒有遺憾及追悔的人生。換言之,當完美不斷可以透過重來又重來琢磨而成,到底有多少人樂意過這樣的人生呢?

    至尊寶跑過六趟追悔的人生,皆因害怕自己承受不了悔不當初苦果;Neil在片中同時是個不懂事的小孩,又是一個從未來回到過去拯救自己的戰士。諷刺的是,澈悟的是,儘管至尊寶及Neil真的可以回到未出事前,最終,至尊寶及Neil都覺悟到發生過的事就是發生了,除了放下,活在當下外,惟有昇華自己的人生境界。這不禁讓我們想起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仍是山的警語,見過就是見過,見不是山也許是追悔,也許是恨錯,但是,最後,山仍在我們眼前出現,見山仍是山,但人已經不是之前的人了。

洗腦年代的解洗腦對策

     相信大家都一定聽過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是真理」這是句話,相傳是德國納粹黨希特拉的洗腦師兼宣傳部長戈培爾(Paul Joseph Goebbels18971945)的名言。其實他的原話是:「謊言重複一千遍,也不會成為真理,但謊言如果重複一千遍而又不許別人戳穿,許多人就會把它當成真理。」這樣說就更有說服力及貼近事實。謊言就是謊言,怎麼可能因為說一千遍就變成真理呢?因為常人心智脆弱,會容易屈權威,又受從眾心理影響;亦因為星斗市民為口奔馳,對政治冷感及無知,沒注意到政治謊言跟自己息息相關,於是掉以輕心;再者,在威權統治下,都奉行信息來源單一,堵住不同的消息來源,再聰明的公民也只能被洗腦成為愚民。所以,洗腦為何在家庭、學校、抑或是政治等各種專權領域內都大派用場,且成效立竿見影。

 

施永青VS李嘉誠  

    年,香港李嘉誠基金資助兩位美國學者,慧眼識英雄,兩位教授終於榮獲本屆諾貝爾獎。其中Dr. Jennifer Doudna榮獲化學獎,Dr. Michael Houghton榮獲醫學獎。李嘉誠獲知後感動流淚,旋即在其成立的基金會網頁發文說:「相信二人的科研方向,感謝他們及團隊的努力,為世界帶來改變和希望。」

    就在同一天,香港地產大亨施永青,在自己辦的報紙am730發文,題目是〈年輕人怎樣才能學會獨立思考〉。文章劈頭用年紀將人分為兩類,直斥年輕人的知識都是二手得來的,缺乏社會經驗,容易被洗腦;年長的人有豐富第一手知識,不會輕易接受與自己生活經驗不一致的概念,所以很能獨立思考。

    按照網絡資料所知,施永青受的正規教育遠比李嘉誠多,但李嘉誠對人的尊重及慧眼識英雄卻把施永青比下去。施先生的邏輯自相矛盾,既然年輕人都被洗腦長大,怎麼會得出最後能獨立思考的結論來呢要追問的是年輕人真的很容易被洗腦嗎根據香港自雨傘運動至去年反送中運動的情況來判斷,年輕人是很難被洗腦,反而長者很容易被洗腦。到底,甚麼是洗腦我們活在洗腦的年代該如何抗衡洗腦呢

 

盤點洗腦原理

    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法,洗腦(英語:brainwashing),即有再教育、心靈控制、精神殺害、強行說服、思想改造等涵義,透過如宣傳等系統性方法,有意圖地向被操縱者灌輸思想,洗腦具有強制持續性、與外隔絕性、批判性等特點。

    日本著名精神科醫生岡田尊司新著當「洗腦」統治了我們:思想控制的技術一書,為世人揭開洗腦的面紗,讓我們知道洗腦的威力。岡田明確道出思想控制的五大原理。

第一原理:資訊受限或過剩

    我們大腦實在非常奇怪,極其中庸,承載量零或嚴重欠缺,都無法啟動思考;承載量過度亦無法去作批判思考;恰到好處,就能讓大腦發揮創意思考與批判思考的潛力。據此,威權政權看準此點,只給你單一的資訊,而且不斷重覆,產生單一資訊與過度重覆的過度效果,目的就是洗腦,洗腦的目的就是要控制。

第二原理:造成腦部慢性疲勞,剝奪思考的力氣

    其實,第一原理實施成功,就會讓被洗腦者進退失據,要不然就是無材料思考,但人腦必須思考,於是,大腦就變成一個沒有蔬果的榨汁機在空轉;要不然就是材料過多,造成過度思考,而疲於奔命,失去腦袋恰當思考的空間。

第三原理:充滿自信地保證救贖與永恆人類渴望被愛

    經過前面兩個過程,洗腦才正式開始,因為被洗腦者身心靈俱疲,陷於恐懼的深淵。此時,極待救贖,而那些邪教教主或威權政府就會大談救贖之道,但那時,被洗腦者的判斷力已盡失,只能任對方魚肉,曾幾何時,人民公社、日本的奧姆真理教及近日的Home Of Heart都以此脅迫信友或人民榨取其財產。

    人都有被愛的基本需要,尤其身陷不安。洗腦者就是要咄咄逼人,讓被洗腦者極其渴望得到愛,而洗腦者搬出邪教比正統宗教更能普愛世人,又或是極權政府會搬出人民公社或合作社才能展現眾生平等的大愛。身為被洗腦者,只要匍匐信奉就得救。

第四原理:人類渴望被愛,恐懼背叛

    人不單渴望被愛,更恐懼背叛或被背叛。此時,人的基本人格可能已經被扭曲,洗腦者會馬上掌握此時機,架設囚徒困境,被洗腦者感恩洗腦者讓其能同坐一條船,感恩圖報的惟一途徑只能信而不能背叛,這樣,被洗腦者只會泥足深陷,永不自拔。

第五原理:禁止自行判斷,保持依賴狀態

    當一個母親或一個老師說,我正把錢放到你的口袋,或是說我免費教你,都是在洗腦,都在試圖阻止甚至禁止被洗腦者思考,要求其保持完全依賴的狀態。這樣,就能確保洗腦者的背後企圖及錯漏不被揭發。所以,從秦始皇焚書坑儒到希特拉鼓動納粹黨人燒書,就是為切斷人民思考的機會,好乖乖當個順民。

 

解洗腦對策及技術
   
一名幸運脫離奧姆真理教的教徒接受著名記者羅伯特J利夫頓訪問時說:「我不是被洗腦,是我主動追求才會捲入奧姆真理教事件。的確,中國人說願者上釣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要避免洗腦,該從最開始就打醒十二分精神,就好像從事沉迷賭博的治療師說,下第一注前懸崖勒馬,遠比戒賭容易多了。

    原來,這個世界有一門專業叫解洗腦員,他們是政府或民間機構的輔導專家,專門從事邪教的解洗腦工作。在美國及日本,這已經不是甚麼新興的行業,只是我們不太知道而已。解洗腦員會師夷制夷,用洗腦者的技巧去解洗腦,說來真的很諷刺及吊詭。如解洗腦員碰到滿腦袋過剩資訊的被洗腦者,會提供他們另類更有說服力的資訊,然後與他們建立信任關係,逐漸拓寬他們的思考空間及能力,直到他們回復正常的判斷力為止。

    美國新一代反洗腦專家艾瑞克(Eric Lee)在其新著《反洗腦:自願為奴的真相一書中,指出人為何會容易被洗腦,是因為被洗腦者往往對世界存有過高理想,才會輕易中伏。於是,解洗腦的首要工作是必須認同對方的崇高理想。一旦對方都同意,即是說可以強攻對方的手段不正確,說甚麼為求目的不擇手段的說法都不能相信。此時,把真相揭露出來,才比較容易讓對方取信,一旦取信,成功解洗腦就指日可待。

 

世上只有睡著洗腦好

    美國波士頓大學的腦神經科學家們,最近史無前例地拍下了清洗過程。當人熟睡時,血液會周期性短暫離開大腦,腦脊液趁機流入大腦,清洗大腦內的毒素,讓人一覺醒來,擁有一個清爽的大腦,以便學習、思考與批判。

    活在洗腦年代,有專權就有洗腦,從家到國,每天都合奏響起愚政進行曲,作為家長,孩子天天被洗腦;作為教師,天天要執行洗腦工作。也許,多一點認知洗腦,多做一點解洗腦,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一起走進現象為本的統整學習年代

     據報章導,特區政府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對國家和澳門的責任感,行政會完成討論修改《本地學制正規教育課程框架》及《本地學制正規教育基本學力要求》行政法規草案,建議將課框中原來的「社會與人文」科目分拆成歷史及地理兩科,將原有「藝術」科拆成視覺藝術及音樂科目,四個科目須獨立設科及必修。中華教育會會長、濠江中學副校長陳虹表示:「過往有十多間學校未有就有關科目獨立成科,未來將會配合分科。她認為,歷史及地理獨立成必修科,有利學生深入學習理論等,但相信不會增加學生壓力;至於視覺藝術及音樂科分科,有助學生提升個人素質,尤其高中生課時緊張,有助調節學習生活。海星中學校長黃彪表示:「新措施是並非走回頭路,以往分文理科是為了減輕學生壓力,但經過一段時間發現學生掌握歷史地理知識有其必要性,他又稱教青局編制的歷史教材加入了澳門歷史內容,令學生學習更有歸屬感。教青局則表示將四個科目成必修科後課時沒有增加,相信不會對學生增加太大學習壓力,亦令學習更有系統化。

    早期傳統私校,不分文理,我輩是這樣學習過來的。後來,文理分組成為私校高中課程主流。行政當局透過立法,將歷史、地理等學科混合成社會人文學科。現在,又要分家了,顯然是歷史為主,地理為副;視覺藝術和音樂為是陪襯。歷史獨立成科就是要達成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學科。

 

歷史教育如何能達成培養學生對國家和澳門的責任感

    據初高中教育階段歷史基本學力要求規定,其課程目標簡直是大包圍,要完成字面上的培養對國家和澳門的責任感是輕兒易舉。惟是,所謂對國家和澳門的責任感實在難以定出周延的定義,是指從民族主義出發的愛國愛澳情懷嗎還是從普世價值出發,養成獨立思考及理性批判的態度呢?這牽涉到整個政府的管治取態、辦學團體的教育哲學、出版社的商業考量;當然,最需要考慮卻通常遭到忽略的是教師、家長及學生的想法,於是,多邊的角力與合作就慢慢形塑出當前的教育現象。

    教科書通常成為教學的主導力量,所以,教青局與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出版歷史教科書是政府取態的品質控制及保證,但私校仍然有選用教科書及教學的自主權。當然,《基本法》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自行制定教育政策,包括教育體制和管理、教學語言、經費分配、考試制度、承認學歷和學位等政策,推動教育的發展。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推行義務教育。社會團體和私人可依法舉辦各種教育事業。」然而,第一百二十二條亦有規定:「澳門原有各類學校均可繼續開辦。澳門特別行政區各類學校均有辦學的自主性,依法享有教學自由和學術自由。」誰主浮沉,還看歷史教育的潮流發展,政府與私校取態的既角力又合作的張力形勢。再者,教育的成敗除了繫於老師的良窳,還要考慮教師手上及心中有多少的教學自主權及該有的歷史教育真學問。

 

他山之石看看芬蘭如何透過現象式教學法進行歷史教育

    世界教育強國芬蘭多年來不斷推動教育改革,赫爾辛基市教育發展服務處處長瑪妮恩(Marjo Kyllonen)曾經表示,學科制度在過去兩百年做出許多貢獻,但跨學科統整更符合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體制。美國《教育週報》(Education Week)報導,現象式教學法(Phenomenon Based Learning)是「新世代科學標準」(NGSS)的核心概念,又名為「跨學科學習模塊」,更貼切的說法是現象為本的統整學習。目前全美已經有超過四十個州,仿傚芬蘭,設計多門學科教材,讓所有學生從單向的知識傳遞,變成因為好奇而產生的雙向交流。芬蘭教育委員會課程發展中心主任Irmeli Halinen亦回應說:「學校教學要緊跟世界的變化,二十一世紀是高度個性化的時代,又是人與人之間高度合作和聯通的時代,這就要求教育既要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又要在團隊合作中增強學生與世界、學生與社會、學生之間的連接。其次,學校教學要滿足社會和工作中能力的需求,特別是要滿足二十一世紀所需要的4C核心能力,包括創新能力(Creativity)、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溝通能力 Communication)、批判性思維 Critical thinking)。不同國家都在提出自己的應對策略,芬蘭的現象式教學是其一,其成功經驗值得澳門借鏡。

    前述教育成敗繫於教師質素的良窳。芬蘭非常重視教師的綜合及專業能力,要求教師兼具跨學科教學能力,又能掌握有利於教學的研究能力,還有最重要的能掌控做為專業教師的自主權及裁量權,這三種高質量能力就是「現象式教學」的師資保障。芬蘭自上世紀七十年代進行的基礎教育改革開始,就在小學實行全科制教師,即是說一位班級教師負責幾乎全部科目的教學,而又可以幾個老師教同一個科目,務使每一位教師既可以獨當一面,也可以進行合作教學。

    目前,芬蘭所有中小學教師都必須具備碩士及以上學歷,接受過至少五年的教育學專業課學習、教學法學習和教學實踐,這就讓芬蘭教師可以擺脫教科書的羈絆,教師運用其研究能力和方法,去搜集資料,去設計適合自己風格和學生為本的教材教法,最後透過其專業自主權成就獨一無二的現象式教學。
   
芬蘭教育特色是開放型教室模式,為實施「現象式教學」提供了全天候全方位的基礎設施。師生上課場域多變,可以是教室。亦可以是廚房、工房、校園、音樂室、語言室、森林、博物館、社區;種種有利於教育活動順利展開的機構都樂意與學校合作,提供可用的場地,甚至提供導賞員服務。

    舉個例子,以「古希臘史」為例,傳統教學就是按教科書的敘事方式照本宣科,頂多輔以簡報及影片,又或是參觀博物館,並繳交心得報告;近年多了歷史考察。但是,現象式教學會依照學生興趣分組,有的負責報告希臘城邦雅典、斯巴達的文化歷史,有的負責報告希臘神話如奧林帕斯等,接著讓各組學生集體討論出想要研究的主題,並考慮具體學習方法、研究路徑,制定學習時間表。老師會以個人專長給予學生講解,又或是幾個老師帶領跨領域學習,然後再由師學生互相評分。

    現象式教學源自現象學,非常強調回歸生活,從生活現象找到學習的知識與智慧。再舉例子,如疫情底下,澳門多了很多蔬果店或網購代收店,亦可以透過分組方法,讓學生搜集資料,現場訪問,集體討論,找出個中原委,揣摩未來業界未來發展前景等,就能獲得現象式的統整學習成果。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今天,面對歷史等科要獨立成科,政府及學校座擁豐盛的教學資源,我們仍然可以用傳統的一位老師照課本講課,亦可以嘗試慢慢創設條件,實行現象式教學。那一套比較能達到培養學生對國家和澳門的責任感,就留給大家自己去衡量罷。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讓我們一起走進現象為本的統整學習年代

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何來有生命價值感

      《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富裕國家與地區排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估算的各國家或地區的人均 GDP 所得出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調整後,盧森堡以 14.37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一;澳門以 13.41 萬美元緊隨其後,兼為亞洲區第一。...